阅读小说网

第16章 诺真水之战六千唐军完胜薛延陀三万大军

【01】突厥回归引发薛延陀不满 薛延陀汗国,原为敕勒“十五部”之一,世代臣服突厥,游牧于大漠以北(今蒙古国境内)。 贞观四年(630年),大唐击败东突厥颉利可汗,薛延陀部落酋长夷男被太宗册封为真珠毗伽可汗(以下简称真珠,下同)。自此翻身农奴把歌唱,欢天喜地做主人。 当了主人的夷男把王庭开设在郁督军山(蒙古杭爱山),领土东与靺鞨(居住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一带古民族)接壤,西与西突厥交界,南邻沙漠,北至俱伦水(即呼伦湖,位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敕勒、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部落也都归附于他。 夷男对太宗感恩戴德,不仅每年不远万里派使者到长安朝贡,还主动替大唐做向导,参加了贞观十三年(639年)击破高昌之战。 东突厥败亡后,其部落有的北归薛延陀,有的西投西域,还有十万余人跟随突利可汗降附大唐。 关于这些人的安置问题,大唐君臣进行了认真讨论,归纳出两种意见:一由魏徵提出,让突厥人回到故地,在大漠以南放牧,永世为大唐守边;一由温彦博所倡,把突厥人与汉人一体对待,使之成为大唐臣民,选拔其中贤良入宫做护卫以示恩宠。 “天可汗”唐太宗采纳了温彦博意见,在突厥故地设置了十个州,让突厥权贵在长安担任高级将领。这一举措效果不错,大幅提升了唐军战力,在后来与吐谷浑和高昌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谁知发生于贞观十三年(639年)一次针对太宗的暗杀行动,让太宗改变了原有想法。 当初突利可汗的弟弟结社率跟随兄长投唐,做了中郎将。结社率为人行为不太检点,总爱做些出格的事让突利替他擦屁股。一次,他又做错了事遭到突利训斥。他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诬告突利谋反。太宗对他这种做法很是鄙视,许久没升他的职。 他于是心怀不满,私自拉拢下属,形成了一个四十多人的小团伙,计划在晋王李治四更出宫时,避开护卫闯入皇宫刺杀太宗。 四月十一日晚,他们挟持突利儿子贺逻鹘埋伏在宫外准备按计划行事,不料当夜突起大风,晋王没有按时出来。结社率担心阴谋泄露,遂率众直接向皇宫发起进攻。 他们穿越四重帷幕四处胡乱放箭,当即射死射伤数十名护卫。这些训练有素的皇宫护卫在经过一阵短暂慌乱后,很快反应过来,在折冲都尉孙武开的率领下奋起反击,打退了结社率。 这里有个知识点,所谓“折冲”是唐时统军正职的名称。贞观十年,太宗下诏将统军改称“折冲”,意为制敌取胜、折冲千里之外;副帅改称“果毅”,意为果敢坚毅。 结社率等人逃进天子马厩,抢走二十余匹马向北逃窜,被唐军追获斩杀。贺逻鹘因被迫参与,免除死罪流放岭南。 这件事情过后,太宗越想越后怕,朝中群臣也开始认为不应再把突厥人留在京畿。 七月初九,太宗任命右武侯大将军、化州都督、怀化郡王阿史那思摩为可汗,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为左贤王,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熟为右贤王。让他们率领居住在内地的突厥人回归漠南,替大唐保卫北疆。突厥人却畏惧薛延陀汗国的强盛,担心遭到报复谁也不肯出塞。 为了安抚突厥民众,太宗专门派大臣郭嗣本携诏前往薛延陀,传旨真珠可汗:“颉利可汗败亡,他的部落都已归化大唐,我宽恕了他们往日罪责,嘉勉他们日后听令大唐,对待他们的权贵如同我的臣僚、对待他们的民众如同我的百姓。中国素来注重礼义,不会灭亡他们国家。打败他们,只是因为颉利祸害百姓,并非贪图他们的土地和人畜。我曾答应他们,等到时机成熟,替他们换个可汗,将他们安置于漠南故地,听凭他们自由放牧。” “如今看到他们人口增长,我很高兴。既然当初已经承诺,不可再失去诚信。今年秋季我打算让突厥渡河,重归故土。” “你们薛延陀在他们之前受到册封,你们是大国,他们做小国。你们在漠北,他们处漠南。各守本土,镇抚部落。如若你们之间无故互相侵犯,我定会发兵追究责任。” 突厥是薛延陀故主,好不容易被大唐收拾掉了,现在又要回来。刚刚一统草原的真珠可汗心里自然一百个不愿意,但他碍于太宗往日恩德和大唐那支野战无敌的雄师劲旅,只得奉诏听令。 于是太宗下令阿史那思摩率领突厥部众前往漠南建立王庭,并亲自赴齐政殿为他饯行。 阿史那思摩眼含泪水举杯对太宗祈福:“奴才在国破家亡之际,承蒙陛下收留,重新当上了可汗,我愿带万世子孙永做陛下臣民。” 太宗又派礼部尚书赵郡王李孝格为阿史那思摩颁布册封文书,在黄河边筑坛确立疆界。 太宗对侍臣说:“中国是根干,四夷是枝叶。割掉根干去奉养枝叶,大树怎能繁荣!朕当初在突厥人的安置问题上没有采纳魏徵意见,以致今日狼狈。”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十三,阿史那思摩率部众渡过黄河,将王庭设置在原来的定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拥有人口三万户、士卒四万人、战马九万匹。 临行前他上奏太宗:“臣蒙受厚恩,当了部落长官,情愿子孙万代永做一条忠犬,替国家看护北疆。但是如果遭到薛延陀侵犯,恳请您能让我退回长城以内!”太宗批准了他的请求。 【02】夷男误判,野战无敌的唐军 四月初一,朝廷颁布诏书通告全国,计划明年二月份到泰山封禅。 五月份,有彗星出现在太微星。太史令薛颐奏告此事不吉,不可到泰山封禅;起居郎褚遂良也劝谏太宗,天象不吉应暂缓封禅。 当时的君王非常相信天象征兆,太宗也不例外,随即下诏取消明年的封禅计划。 本来封不封禅是大唐内部的事,与远在万里之遥的薛延陀无关,但当时过于迟缓的信息传递速度却让薛延陀对形势产生了严重误判。 七个多月以后,也就是十一月份左右,真珠可汗这才收到明年二月份组织封禅的圣旨。 他非常开心,召集群臣说:“天子要到泰山封禅,境内大军必会随同护驾,届时边防守备定然松懈。我们趁机消灭阿史那思摩,还不易如反掌!” 于是真珠可汗让儿子大度设做统帅,发动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等部落,动员了二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穿越漠南,屯驻于白道川(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接着又占据善阳岭(古山名,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西南),向刚从内地搬迁而至的阿史那思摩发起猛攻。 此时的突厥早已不复当年之勇,阿史那思摩无力抵御,遂按当初与太宗的约定,率众退入长城,据守朔州(唐时朔郡,治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并遣使向长安告急。 十一月十六日,太宗诏令兵部尚书李世积统兵六万,从正面迎击薛延陀;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自云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县东北)出兵,策应主力作战。 营州都督(治柳城,今辽宁朝阳)张俭率所部骑兵及奚、契丹等部落威逼薛延陀东境;凉州都督(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东)李袭誉率所部袭扰薛延陀西境。 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预备队,屯驻于灵武待机(宁夏银川灵武县)。 众将接到诏令即将出征,太宗向他们面授机宜,告诫说:“薛延陀自恃强盛,穿越沙漠一路向南,持续行军数千里,已然人困马乏。用兵要旨在于捕捉利用战机,形势好时,速战速决;形势不好,抓紧撤离。” “薛延陀没有趁阿史那思摩不备将其击溃,在阿史那思摩退守朔州后又不抓紧离开,可见其必败无疑。” “我已命令阿史那思摩焚毁附近草场,薛延陀粮草即将耗尽,野外又一无所获。据斥候侦知,他们的马匹因无草可吃,把周围树皮都快啃光了。” “你们应当与阿史那思摩互为声援,先别急着打,待他们撤军时再奋起反击,必可一战而胜。” 十二月十二日,养精蓄锐的唐军在诺真水(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境内)向薛延陀发起总攻。 薛延陀的作战方式在草原民族中略显奇葩,他们曾依靠步兵,打败了西突厥的沙钵罗可汗与阿史那社尔两员骁将,自认为步兵优势大于骑兵,便放弃了游牧民族擅长的骑兵作战,让士卒改练步战。 交战时,他们把五人编为一组,一人负责照看马匹,四人负责结队作战,一旦取胜再骑马追击。 这一天,大度设率领三万部众来到长城脚下。看到绵延不绝的长城上竟无一人防守,便派人登上长城,得意的冲着内地方向大声谩骂。 正当他们指手划脚骂的起劲时,突然看见远方地平线上尘埃漫天,原来是李世积带领唐军杀到。惊恐交集的大度设立即向北逃窜,李世积精选麾下六千精锐穷追不舍。 大度设接连跑了数天仍未甩掉唐军,到达诺真水时发现唐军兵力单薄,便停下脚步掉头迎战,其阵形横亘十余里。 李世积让突厥打头阵,突厥不敌向后撤离,薛延陀乘胜进击,遇到唐军阻击。薛延陀万箭齐发,唐军战马死伤无数。 李世积临危不乱,命令全军将士下马,手执长矛大盾,迅速组成巨大方阵,迎着箭雨向薛延陀阵地挺进。两军很快碰撞到了一处,薛延陀近些年虽苦练步战,但让一个惯于纵马驰骋的游牧民族,在地面上与刀耕火种的农耕民族搏杀,无异于弃长用短。 在武器装备、团队配合与阵形变化均远远落后大唐府兵的情况下,薛延陀很快处于劣势。人数占优的他们只懂的小队形配合,根本没见识过这种百人以上的大阵。在唐军步调一致的密集阵形冲击下,他们像一群任人宰割的乌合之众,战不多时就被杀得毫无还手之力。 与此同时,唐军副统帅薛万彻也没闲着,带领千余骑兵迂回到薛延陀阵地侧后方,抢走了他们集中存放于此的战马。没了马匹的薛延陀步兵丧失了继续打下去的勇气,彻底土崩瓦解。在唐军无情碾压下,三千余人被杀,五万多人当了俘虏。 大度设带领残部狼狈逃走,跑到漠北时天降大雪,又冻死了一大半。二十余万士卒,返回时仅剩四五万人。 十二月,太宗召见薛延陀派驻长安的使者,对他说:“我当初下诏,让你们和突厥以大漠为界,胆敢互相侵犯,我就发兵征讨。你们自不量力,越过沙漠进攻突厥。李世积不过带领数千骑兵,你们就已如此狼狈!回去告诉你家可汗,今后在利害面前一定要好好权衡!” 经此一战,薛延陀元气大伤,真珠可汗再没了挑战大唐底线的勇气,老老实实按时朝贡。 【03】薛延陀灭国 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东征高句丽(古国名,位于朝鲜北部)。 高句丽莫离支(相当于宰相),委托靺鞨(中国古民族,居住在东北地区)劝说真珠可汗发兵攻唐。真珠可汗在诺真水被大唐打怕了,没敢答应。同年,真珠可汗病故。他的儿子拔灼杀掉哥哥曳莽继位,自称多弥可汗。 十二月十七日,拔灼趁太宗和唐军主力远在辽东,悍然进犯夏州(陕西榆林靖边北)。太宗派右领军大将军、突厥人执失思力出兵迎战。 执失思力示之以弱,把薛延陀诱至夏州境内,设伏击败了他们,乘胜追击六百余里,在大漠以北耀武扬威后撤军返回。 贞观二十年(646年)正月初八,夏州都督乔师望、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再次打败薛延陀,俘获两千余人,拔灼狼狈逃回国内。 拔灼性格暴躁,猜忌心强,上任后疏远父亲老臣,任用自己亲信,还一味的以杀震慑,搞得人人自危。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六月份,被拔灼逼急的回纥酋长吐迷度,联合仆骨、同罗等部落击败拔灼,薛延陀汗国顿时陷入混乱之中。 为了彻底解除北方边患,已从辽东战场腾出手来的太宗,于十五日下达命令。 派江夏王李道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代州都督薛万彻、营州都督张俭,各统本部兵马,分路进击薛延陀。 同时安排校尉宇文法前往乌罗护、靺鞨,协调与之共击薛延陀。乌罗护游牧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兴安盟一带,与靺鞨同处薛延陀东部。 太宗不仅敢在战场上直面锋刃、冲锋蹈阵,还是一位决胜千里之外的战略指挥家,作战时通常会把能够调动的力量、资源全部运用起来,让对手无路可退! 宇文法于途中遭遇薛延陀大将阿波设,他联合靺鞨军队将其击败。薛延陀各部落误以为唐军已到,乱做一团。 拔灼带数千骑兵逃奔大将阿史德时健,受到回纥人攻击,兵败被杀。回纥人杀光了拔灼的宗族,占据了他的领土。 薛延陀余众七万余人向西转移,拥立真珠可汗的侄子咄摩支为可汗。不久咄摩支去除可汗称号,遣使向大唐投降,请求大唐将他们安置在郁督军山以北(今蒙古杭爱山)。 敕勒九个部落原本臣服于薛延陀,听说咄摩支要来大为恐惧。太宗担心薛延陀再次做大,派李世积会同敕勒九部酋长共同商议图谋。 李世积到达郁督军山,薛延陀酋长梯真达官率部出降,咄摩支向南逃入荒谷。李世积派通事舍人萧嗣业前往招抚,咄摩支降唐,被太宗任命为右武卫大将军。 其他部落仍旧首鼠两端、犹豫不决,李世积果断发兵进攻,前后斩首五千级,俘获男女三万余人。 薛延陀,这个由大唐所立,又因冒犯大唐被击败的草原汗国自此灭亡,存国十六年! 【04】血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 江夏王李道宗穿过沙漠,与薛延陀大将阿波达相遇,将其击败,斩首千余级,追击两百余里。李道宗、薛万彻随即分派使者招谕敕勒各部,部落酋长纷纷臣服。 八月十一日,回纥、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斛薛等十一个部族遣使朝贡,称:“薛延陀不服从大国且暴虐无道,部落灰飞烟灭实属咎由自取,已不配再做奴才们的主人。我们各有土地,不愿跟随薛延陀,恳请归附天子。愿您哀怜,设置官府养育我们。”太宗大喜! 十二月十一日,回纥、仆骨等部族的俟利发(俟利发,回纥君王称号)、酋长全部赶到长安拜谒。太宗设宴盛情款待,并与他们五天聚会一次。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正月初九,太宗下诏: 在回纥设瀚海府,仆骨设金微府,多滥葛设燕然府,拔野古设幽陵府,同罗设龟林府,思结设卢山府,浑设皋兰府;斛薛设高阙州,奚结设鸡鹿州,阿跌设鸡田州,契苾设榆溪州,思结设带林州,白霫设寘颜州。 各部落酋长分别担任所在府、州的都督、刺史,并赏赐给他们金银宝物和锦袍。 各部酋长在朝堂上高兴地手舞足蹈,还捧着彩带欢呼不已。等他们回去的时候,太宗又设宴给他们送行。酋长们上奏说:“我们既然成了大唐子民,来朝贡就像拜见父母一样。请您在回纥南边、突厥北边给我们开辟一条路吧,就称为‘参天可汗道’,再在沿途设置六十八个驿站,给来往的使者提供方便。我们每年献上貂皮当赋税,还会请天国的文人帮我们写奏章,定期向您报个平安。” 太宗允准了他们的请求,大唐以北游牧部落所属辽阔土地全部纳入唐境! 身染沉疾的太宗豪情满怀,提笔写下“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的诗句,令人刻印在灵州(宁夏吴忠市)境内以示纪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气象》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