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下笔,荀彧目光望向两名书吏,二人俨然已魂不守舍。</p>
“今日就到这里罢。”</p>
他将书案整理干净,缓缓起身,虽怀隐忧,却并不展露于行色。</p>
一个年轻些的书吏,忍不住开口,“令君,要同去渭水经会吗?”</p>
荀彧摇头,温声道,“二位自去便是,我若前去,恐怕影响辩论公平。”</p>
“难道不怕辩输”</p>
年轻书吏才脱口而出,便被一旁年长者拉住衣袖。</p>
“令君又未公开支持哪一方,何来输赢?”年长者连连向同僚施以眼色。</p>
话,心里知道就好,怎能说出来?</p>
荀彧如何看不见二人动静,只温和摇摇头,“学问争辩,并非要争胜负,若能辩清意理,就是好事,若有过,则改之,善莫大焉于是。”</p>
他不等二人再说出奉承的话语,轻轻点头,缓步而去。</p>
辩论只限于太学则好,只是学术之争,他要前去,结果且不谈,要更生波折。</p>
君子已去,余香犹萦于堂内。</p>
年轻书吏,露出懊恼之色,“方才我怎么说出那样的话!”</p>
他今年才调入尚书台,好不容易与令君说两句无关公务的话,他刚才却说的啥?</p>
“无事,无事。”</p>
年长书吏其实也是今年才入尚书台,不过在当初太学改制后,应招在太学做了好几年专作抄录的诸生,早就抄得火气全无。</p>
他原本不过识得几个字,并未读过多少书,也是那几年律令、月令抄得不少,才得以考试通过,入了仕。</p>
眼下,却安慰起年轻同僚,“只要做事勤谨,以你的年岁,将来大有可为。”</p>
“徐君”年轻书吏一时不知说什么好。</p>
对方这句安慰是事实,而同样还隐含一层真相则是,以四旬年纪才得以考中入仕的对方,却不知能再跨几道官阶了。</p>
“我说不得能做到县令呢,”年长者笑道,“荀太尉先父慈明公,当年也不过县长你还去不去看辩经?”</p>
“同去,同去!”年轻者连忙道。</p>
这边二人,匆匆小跑赶路。</p>
另一边,荀彧登上马车,车夫不必询问,照旧将马一牵,往西面直城门出宫。</p>
行至门口,荀彧亦照旧下车,步行绕过门口矗立的天下为公石,又在石之正面停驻,仰头凝望片刻。</p>
待他收回神思,正要登车,却远远望见一辆涂朱绘彩的戎车,由一匹黑色骏马所领,迎面疾驰而来。</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同人] 香草门庭》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