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给了他二十个名字,加上由荀襄带回来的,亲哥荀棐给的六个,一共二十六人。</p>
曹操走后,荀柔正式开始接手冀州。</p>
与别地不同,冀州的百姓的确“重义”,难以利益“收买”,所以,要从休养生息开始,政令律法不能一下改变,要慢慢过渡,潜移默化。</p>
所以人,官吏,就很重要。</p>
基层胥吏无法一下换掉,县令是父母官,决定一地百姓的生活,有魏郡的经验,别处的官吏直接转过来,说不定就死于非命,于是,他向堂兄和亲兄长要人。</p>
常山与青州的人,同处中原,习俗方言差别不会太大,适应起来更为容易。</p>
但冀州,除了常山郡,还有八郡八十七城。</p>
他只有二十六人。</p>
幸好,县令这一级官,倒也不全是袁氏亲信,有些是当初董卓乱政时,参与起义的士人,袁绍出于政治因素,用县令安置他们,其中一些一直在县令位置上好好待着,在荀襄带兵扫荡时,这些人献城献得都挺干脆。</p>
荀柔准备让他们暂时干下去。</p>
除了平稳过渡这样的政治因素,这些人当年敢反抗董卓,毁家纾难,勇气,果断,行动力一样不缺,又非冀州土著。</p>
发展势头不佳,非战之罪,这些人里,也许还能发掘出一二真正人才。</p>
堂兄与兄长推荐的二十六人,以三或二人成组,分配到各郡,兄长的六人,分两组,安排在靠近青州的渤海郡与河间郡,堂兄推荐的二十人,则分散在其他七郡。</p>
然后才是郡守,这次他不准备直接文武分权了,除了魏郡用董昭,兄长举荐的青州司马太史慈领渤海郡,建义将军高顺领河间郡,镇东将军波连领巨鹿郡,荡寇将军罗胜领安平郡,奋威将军曹性领中山太守,安西将军张绣领清河太守。</p>
领为兼职,以六将领六郡,虽只是一时之用,但也是提高众将身份,与升等、加封号一样,属于讨袁胜利奖赏,其中波连所封“镇东将军”,是以奖励其多年以来抵挡袁绍,为司隶北面屏障的重要作用,张绣的安西将军,则是他这些年军功累积。</p>
其后,原巨鹿郡瘿陶县令崔均(崔州平)被任命为赵郡太守,则更多出于政治考量。</p>
这位以诸葛亮旧友出现在三国演义中的名门之后,人生经历竟相当丰富,灵帝时出任过并州西河太守,董卓霸政时,弃官随袁绍起义,联盟军散后又做了县令,等袁绍举旗反汉,此人再次弃官,又因战事,滞留冀州,寄食友人家中。</p>
等荀襄兵马进入巨鹿,他劝服当时的宋子县令冯盱,献城投降,可以说是袁氏麾下第一清白人。</p>
这么一个纯白无瑕、出身名门的标杆出现,不当模范,未免可惜。</p>
定下县令与太守之后,重新升至右将军之位的荀襄,领冀州牧,总览冀州军政。</p>
“我”荀襄站在内堂之中,听见叔父亲口说出的任命,不由有些紧张。</p>
若让她冲锋陷阵她自是不惧,可政务……她不是小孩了,如何不明白这任命的特殊。</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同人] 香草门庭》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