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许多讲究?公达,如今怎么如此精细,似女子一般?”荀祈一挥袖,一道冷风伴着袖子袭出,他却全无察觉,兴冲冲道,“这事你怎么看?莫不是荀文若要做忠臣,为荀含光得胜回朝,光焰太盛,故意以此制之?”</p>
毕竟,这是荀文若能干出的事嘛?</p>
“阿兄怎知外间传言?”荀攸无奈叹了口气,向儿子招招手,让他挂下寝室帷幔,遮挡寒风,“太尉入城才不过半日。”</p>
“诸生、百姓被驱赶归家,自然就将话传得里巷皆知。”荀祈道,他忽而反应过来,“你是说,有人背后操控!”</p>
“若是如此,又有什么好处?”</p>
“未必是为眼前得益。”荀攸将自己靠在床围屏风上。</p>
“你是何意?”</p>
荀祈果然不跟他客气,张口就问。</p>
“《易》之十七曰随,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晦入宴息。”荀攸抱膝,徐徐道。</p>
“泽中有雷,随卦?”荀祈困惑地皱起眉头。</p>
可荀攸这样说,他就不好再问,听不懂岂不显得愚蠢么?还是回去翻翻书再想。</p>
“煮一盏葱白汤来。”荀攸望了一眼还头冒白烟的堂兄,向儿子道,“加一枚水梨,剖开。”</p>
“你哪里学得?”荀祈不免惊奇一下,不过毕竟还有正事要说,他一挥手,据榻倾身严肃道,“你可知,如今陈孔璋入了鸿胪寺,辛仲治还在狱中!”</p>
陈琳与辛评,都是中条山战后被俘,论起来二者罪名应当差不多,但辛评毕竟还是颍川同乡,和他家姻亲,境遇差异未免太大了。</p>
“想来是廷尉审议未决。”</p>
荀攸明白,这才是堂兄今日正题。</p>
不过他心中也微微惊讶,辛评竟还在狱中?</p>
毕竟小叔父安排时他正在旁边,如何不清楚其中意思,辛评押解入京,正是方便辛家去赎。</p>
看来,这半载长安城中颇多变化。</p>
“荀景光何敢自己做主,还不是荀文若之意?”荀祈不满意他的敷衍,“辛韬惶惶,频来询问,我又能如何回复?难道告诉他,我与荀令君略无交情,帮不上忙,让辛氏日后小心谨慎些?”</p>
辛韬正是他二人姑母之子,也是长安这一支辛氏领首人物。</p>
虽非辛评同支,但身同一族,便不能置身事外。</p>
荀攸心领神会。</p>
与其说担心辛评,不如说辛韬担心荀氏是否恶了辛氏。</p>
当年辛氏兄弟与荀休若,还有一段同学之谊,两家交情也颇深,后来竟去投了袁绍。</p>
“兄长勿忧,辛佐治已为邺城令,另,郭公则为馆陶令。”</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同人] 香草门庭》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