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太学之中,这类儒生似乎不少?”跪坐累了,此时又没有外人,荀柔换了盘腿姿势。</p>
今儒最能寻章摘句,曲解文意,自然在东汉大行其道。</p>
但今天看,人数似乎也太多了。</p>
“其仕途不如前朝,故多愿留太学中,也算能进益文学书法,抄写典籍以助家用,故而贫寒士子皆称含光之德。”荀悦回答。</p>
太学贯彻当初荀柔的改制,虽有米粮将学生养着,但也不是让他们吃白饭。</p>
荀柔明白了。</p>
不管学律法、学农学、学兵法,都实用,好找工作,就是古文派,也能做文吏,写公文,今文儒志大才疏,被卡升职渠道,只好留在学校混口饭吃,一年一年的,人就越堆越多。</p>
“不能如此下去,这今文儒岂不在太学之中,势力越积越大?”他以指叩案,“必须将这些人分散,尤其是年轻士子,再学得一身腐儒怎好,还浪费国家粮秣。”</p>
本国农耕文化的纯朴浩然正气,就是给这群咬文嚼字的腐儒消磨光的。</p>
想想后来科举可笑的截搭题,两个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各取一半,硬凑一起,就要做出一篇文章,看着和本朝这今文派,完全一脉相承。</p>
方才当着众人一碗水端平都还不行,非得将这群儒生打散不可。</p>
“……如今,太学还是以百家分科吧?”</p>
“儒、法、道、农、名、阴阳,医家,皆有其传,皇甫老将军虽非兵家传人,却通《尉缭》、《孙子》,唯墨家在秦后失了踪迹,马君虽有才能,却非墨者,其传失矣。”荀悦有些惋惜。</p>
“还是儒家势众吧。”</p>
荀悦微微犹豫一瞬,点头称是。</p>
“我有个办法,现在太学各家贤人也有许多,日后不分诸子百家,也不分学派,只分科!”荀柔想着后世大学建制道</p>
“还请详解。”荀悦困惑皱起眉。</p>
荀柔提了口气,正抬起手要解释,望着离自己五步外的两个堂兄,无奈一笑,“还请二位兄长进前些。”</p>
大兄与文若同坐一席,自是亲密,和他可离得远。</p>
“其实简单,君子六艺么,也并非是儒家才有礼、乐、书、术,阴阳、儒与道,皆习《易》,法家与名家皆学明辩,儒、道皆有乐……各家之艺,并非无关,日后以此分别科类,学生自选,不囿于家门。”</p>
“日后也不称儒生、道士,只有天文生、乐士、礼仪生、律法生,如此无家门之争,学生也可尽心学问。”</p>
荀柔笑道,“就以今日之事论,辩《尚书》文本,日后就是文献学生事,与别的研习礼仪、雅乐诸生,就不相干了。”</p>
蛋黄都给你搅散。</p>
“至于孔文举,可选做文学博士,或礼仪博士,他两科尚可。”</p>
做文学博士,《尚书》两篇,无论真伪,都是古人作文,应当保存,若作礼仪博士,《尚书》研究就和他没关系。</p>
“啊,还有明辩科,却也可以。”活杠精啊。</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同人] 香草门庭》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