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网

风雨大宋_分节阅读_第336节

杜中宵点头:“这样的人群,如果朝廷不管起来,完全在开厂员外手里,以后可难保证发生什么事情。防微杜渐,已经出了叶县这种地方,朝廷就要在那里想办法,看看怎么把工厂管起来。”</p>

用杜中宵前世的话说,工人天生有组织纪律性,与农民大不一样。不管他们,如果被开厂的员外掌控在手里,以后会不会发生作乱的事,那可说不好。</p>

一说到可能作乱,王尧臣和王洙便就闭口不语。这个问题很敏感,敏感到有这种苗头,朝廷哪怕付出代价,也要尽可能参与进去,不能让民间员外掌控这股力量。</p>

文彦博道:“依中丞看来,叶县升为州,应该怎样治理才好?除了开封府,天下还真没有治理这种地方的经验。万事开头难,要想治好叶县,应该想个办法才是。”</p>

杜中宵道:“治好地方,自然还是依靠地方的力量。现在朝廷管治地方,除了军队外,无非是派到地方的官员,地方的公吏,加上摊派百姓的差役。以前地方没钱,许多公吏实际也是差役,特别是县里更是如此。叶县与其他地方不一样,钱粮广有,只看能不能收上来而已。在下以为,要治好叶县,不能跟其他地方一样,要从制度上让地方有钱。地方有钱可以雇佣公吏,可以役使百姓,配合官员,才能治好。”</p>

刘沆道:“中丞意欲如何,不妨明说。”</p>

杜中宵拱手:“相公,治理地方,说到底是让百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又不违反法令。以前百姓种地,想的无非是钱粮多收,轻徭薄赋。但在工厂里,最少要分两种人。一是工厂主,他们用钱开了工厂,就是要赚钱的。想的无非多卖货物,货物成本低,卖价高,能赚更多的钱。还有做工的工人,他们是拿着薪资做活,想的就是出更少的力,拿更多的钱。这是不同的,朝廷必须要分清楚。”</p>

资本家和工厂,其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再加上与官府的关系,杜中宵不可能说得太明白。一是自己的水平问题,再一个是现在的官员理解,都搞不清楚其中的关系。</p>

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所说的典型的资本家,当然也没有典型的工人群体。他们的出现,是随着工业化开始,对资本家来说,开工厂可以赚更多的钱。对于工人来说,到工厂里做活,比种地强得多。宋朝并不限制人口流动,只要赚钱,自然有人不做农民做工人。</p>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开放自由的时代。朝廷和官员沿续五代以来的作风,一点一点放开人身限制,出台法律法规向雇佣化发展。民间百姓习惯了管治较少的生活,慢慢建立起对官府的信心,发生矛盾喜欢打官司。资本和工人,都有较大的空间,可以投入到工厂中。</p>

文彦博道:“叶县钱粮不缺,除了朝廷税赋,自然可以收钱粮,以养官员公吏。中丞所说,除了在叶县增派官员,还要多雇公吏,事事都管?”</p>

杜中宵道:“当然不能够事事都管,但重要的事情,朝廷要管起来。在下以为,似叶县这种钱粮不缺的地方,官吏应该成体系。朝廷派流官掌地方之权,依官员之命,吏员治理地方。本地百姓依户籍,为差役随吏员办事。官、吏、差各司其职,形成一个整体。”</p>

除了军队,官、吏、差是治理地方的人,不过以前没有细分,只是大致分开。在座的官员大多在地方为官多年,对杜中宵说的并不难理解。大多数的县,由于财力所限,无力对吏员发放俸禄,便由本地大户轮流入县衙为吏。州里的公吏,则一部分雇佣,一部分从县里轮流抽来。吏和差,实际区分不明显。</p>

杜中宵道:“朝廷不受困于钱粮,对于官吏体系,有条件区分清楚。官员为朝廷所派,最重要的特点是流官,在本地没有产业,掌握实际权力。吏员则是本地人,为官府所雇佣,没有任期。差役是民间徭役,百姓轮流当差。如此职责清楚,地方事务是吏员在办,权力归官员,差役是吏员使用的力量。由于差役本身是被管着的百姓,当差役的时候可以监督吏员。所以地方事务,差役可以告发吏员,官员依靠差役的告发,监督吏员。如此一来,地方上官吏就与百姓联系起来。”</p>

众人听了,一起点头,思索着杜中宵所说的可不可行。</p>

王洙道:“如此做,官员掌权,还是要通晓吏事才可以。通晓吏事,才可以知道吏员做事,合不合规矩,有没有谋私利。不通吏事,权力又是那么好掌管的?”</p>

杜中宵道:“不错。官员初任地方,朝廷应该让他们学习才好,便如军校一般。”</p>

新科进士及第,有三个月的学习期。不过这三个月,更多的是官员联谊,教给的东西不多。这个年代官员们还是比较随意,治理地方,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悟性,学的东西不多。</p>

文彦博想了又想,道:“中丞所说,自然有其道理。不过,能这样做的官员,实在少之又少。现在柏亭知监和叶县知县,只怕是难以做到。”</p>

杜中宵道:“以我在叶县待的十几天看,只怕是难。想做成,当另派得力官员去。”</p>

人事问题不是现在讨论的,文彦博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谈。</p>

欧阳修道:“治理地方明确分为官、吏、差,话虽不错,只是总觉得难办到。便如叶县,点检人户已是不易,再让他们轮流当差,那就更加艰难。至于吏员就更加不必说了,州县里面通晓吏事的人本来就少,哪里能够挑来挑去?”</p>

杜中宵道:“内翰,以前治理地方,由于钱粮不足,人员缺少,往往不问做事的人合不合适,只要有人即可。为了稳妥,多选本地豪户,出了事情,便以他们家产补足损失。却不知,这些豪户子弟在衙门为吏,岂能够不为自己家着想?对于官员来说,很多事情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不能过问太细。”</p>

众人一起点头。官员对方为官,有多少人兢兢业业?大多数时候,不过是保证治下不出来,钱粮收齐便就万事大吉。百姓哪个得利,哪个受损害,哪里能管那么多?</p>

欧阳修道:“如中丞所说,难道地方选择吏员,也要开办学校?选择合适的人,到学校里学习,合则入衙门做事,不合则退去。”</p>

文彦博道:“如此做的话,改的就多了。此事今日不多谈,各位回去考虑一番,下次再议。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说出来大家议一议。”</p>

第39章 前线</p>

回到御史台,杜中宵觉得有些郁闷。其实叶县的情况,十几天时间,自己也了解得很不详细。只是直觉上,觉得工厂的产生,必然会大大改变社会。提出改革,只是想化被动为主动,掌握主动权。</p>

今天的集议,总的来说,不太成功。杜中宵的想法很难被其他官员认可,最后的结果只是大家承认了存在问题,具体办法没有。等过上一段时间想清楚了,再次集议。</p>

有什么办法呢?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经过大量实践,很难就有什么万全之法。但实践?杜中宵摇了摇头。现在的官员,有多少人愿意去实践找出办法?</p>

郭申锡道:“中丞,看今日集议,大臣们多不认为叶县有什么事情。改与不改,若不是有圣上的旨意,在他们眼里只怕并没有什么。”</p>

杜中宵道:“确实如此。罢了,我已经做了该做的,后续如何,不是我们该管的。不必在此事上多花心思,用心朝政上面。现在已是九月下旬,秋高马肥,到了用兵的时节,多留心西北军事。”</p>

郭申锡称是。对于叶县,御史台注意的是查出来的大量案子,由此引出来的现在治理不可靠,到底怎么改革,那是政事堂的事情,郭申锡并不多操心。</p>

郭申锡离去,杜中宵回到案后坐下,闭目沉思。从今日集议看,除了少数官员,大多官员对于工厂了解不深,并不觉得要多花心思。叶县的事情,官员们的意见是升县为州,再多派些官员。至于底下各种各样的改革,他们没有兴趣。</p>

摇了摇头,杜中宵也没有办法。自己入朝为御史中丞,才开始跟朝中这些大员接触得多,很多事情现在才是个开始而已。急也急不来,慢慢看吧。等慢慢熟悉朝堂,才能真正开始。</p>

现在不是自己在河曲路的时候了,那时自己说了算,只要认准了,立即就能开始。现在,不管什么事情,只能提建议,可没有做决定的权力。</p>

镇戎军,宋军帅帐,狄青对案前的刘几道:“如今天气已凉,大军四合,正是出兵的时候。大军合兵一处,攻赏移口。依乡导所说,那里的党项兵马不多,想来不难攻下。到赏移口后,我们兵分两路。我帅东路攻韦州,你帅西路攻西寿军司。这两处都是山间谷地,虽然有城而守,我们凭火炮,想来并不难攻取。取了这两处之后,北出葫芦川的路上再无强敌,可以并兵一处,扫荡残敌,合围敌军于灵州。”</p>

刘几道:“太尉,镇戎军周围已经聚集近三十万兵马,党项驻军不值一提。党项人也知道不敌,韦州和西寿两监司都没有多少人,而是聚集兵马于灵州。我以为当选要地,主力迅速前出,而以侧翼兵马扫荡四周。三十万大军,哪怕左右翼各五万人,也足以攻破韦州和西寿监军司。”</p>

狄青道:“</p>

部署,大军作战,最重要的是阵容整齐,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韦州监军司在东,西寿监军司在西,一左一右扼守葫芦川河谷。不攻下这两处,我大军前出,党项人突然绕到后背,那时可就麻烦了。我们分兵,攻下这两处后,扫荡其余,再合兵攻灵州不迟。”</p>

刘几沉默了一会,最后只能点头:“太尉既是如此决定,我奉命就是。”</p>

宋军向镇戎军聚集兵马,党项早就得到了消息,针对性地做了布置。在宋军炮下,一般的城寨没了用处,党项放弃很多地方,聚集兵马,建了几个坚固大城。最大的两个就是韦州监军司和西寿监军司,分扼葫芦川谷道两侧,依托坚城固守。宋军前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两地。</p>

刘几是最早跟随杜中宵一起练兵打仗的将领,指挥风格带着营田厢军的影子。换装枪炮后,宋军野战能力远强于党项军。现在军中马匹又多,应当大量使用侦骑,先控制整个葫芦川河谷。而后把大军分成几个军团,去消灭韦州和西寿,掩护主力大军出葫芦川。</p>

在刘几看来,由于失去了野战机动优势,党项在葫芦川谷道布置的兵马不多。对付他们,使用偏师即可,大军主力应该在左右翼的保护下以最快速度前出。</p>

杜中宵指挥营田厢军,是三分之一骑兵,三分之一炮兵,配合三分之一步兵。出兵之前,先派侦骑四出,控制整体局势。而后在选定的战场,与敌决战。狄青却不是这样,还是按照以前的老习惯,整体以步兵为主。大量的骑兵,编成两个各三万多人的军团,随着军队主力前行。</p>

近三十万人,聚成一阵,沿河川谷道而行,刘几想想就觉得头大。在营田厢军的时候,杜中宵曾经明确提出,用枪炮的军队,一个军团适合多少人作战,分成数路。各路单独作战,既不相互干扰,又有自己的独立性。狄青完全没有这样的概念,既有的编制被完全打乱了。</p>

离开了帅帐,刘几叹了口气。这次进攻党项,由于狄青的到来,完全乱了。</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风雨大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花样赚钱 美人NPC能看到玩家论坛后 大明:本想摆烂,可老朱他不干啊 穿越之我要清君侧 抗战:都开挂了,谁还猥琐发育? 风雨大宋 系统开启,古人们领略高科技 谍战:开局获得活阎王系统 断绝关系后,侯爷全家哭瞎眼 逍遥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