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通判的话,小的有族人随从数员,想补进县衙,用作帮手。”曾葆华打蛇顺杆上。
孔捷点点头,这是自然的事,再小的官,也希望手里有几个心腹亲信可用。他略一思量,说道:“都暂且补为县吏,待立功后再行评论,补缺流内。此事我自与胡知县说晓。”
“谢通判恩德,小的铭记在心。”
去府衙库房里领了一把横刀,一张弓,箭矢三十支,还有胡禄(箭服)一件,这是标准的军官配置了,官服冠带就需要自己领经费去置办了。转回到洛阳县衙,恭敬地递上正式文书,胡县令大笔一挥,批给曾葆华二十贯置装和安家费。
曾葆华打听过,而今洛阳的米价是四贯一石,二十贯可以买五石米了,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再一想,这钱反正又不用胡县令自己掏腰包,自然慷慨得很。
接着曾葆华向其禀告,求将闻师道补为西厅押录,负责西厅文书的收发、签押和保管;郭延义补为西厅衙值,即为曾葆华的副手;燕小乙补为市巡引事,就是负责带队上街市巡逻;杨崇义、夏进忠、戴承恩皆补为市巡当直,顾名思义就是负责巡逻的武装人员。
胡县令悉数准允。这些小吏虽然都是不入流,没有品阶,但每月还是有那么一两贯津贴,比应役供身驱使的公人们要强多了。那些手力、弓手们,不仅没有薪酬津贴,还需要自带干粮来白干活。
一行人直回到租住的院子,刚到巷口,李坊正和这一坊的肖坊正已经等候多时了。
“小的们给曾县尉见礼!”李坊正和肖坊正,堆着笑脸,微曲着膝盖,弯着腰给曾葆华拱手作揖。
曾葆华这个右县尉,在某些人眼里只是个鼻屎大的芝麻官,却是这两位坊正的直属上司。所以一听到风,就忙不迭地跑来见礼巴结。
“前两日小的一见小郎君,就知道是人中龙凤,果真,今天小郎君就迁补为右县尉。从此平步青云,定能拜相封侯。”李坊正的脸上带着十分夸张的表情,那双几乎要鼓出来的眼睛,似乎在说,要是我睁眼说瞎话,就把眼珠子瞪出来!
肖坊正恭敬地说道:“正值曾县尉补官乔迁双喜临门,小的们备了些米粮油盐,聊表心意,以资祝贺!”
说罢,一个脚夫挑着一担东西,放在院门口,然后畏畏缩缩地退到了一边。
这叫什么事?才做了个屁大的小官,就有人上赶着来送礼了。真好,难怪这么多人拼死拼活也要谋个官身。只是我没经历这些啊,上一世,连个居民小组长都没混上。这一世,虽然是少寨主和己子营营主,但那是自封的。这些官场迎来送往,真不熟啊。
该怎么办?如此才能装出官宦世家,权二代的样子来?在线等,急!
正当曾葆华站在那里不知所措时,闻师道从院子里走了出来,挥挥手,风高云淡地说道:“先送进去。两位坊老,进去喝杯热茶。”
“谢过闻先生,谢过闻先生。”两位坊正忙不迭地说道。他们也知道这位闻先生是县衙西厅押录,以后他们呈上去的文书,都要经这位之手,所以十分地客气。
茶才刚喝到一半,杨崇义脸色怪异地进厅来禀告道:“华哥儿,普记武馆的馆主普三郎来了,说是祝贺哥儿补官之喜。”
“快请进来。”曾葆华眼睛转了转,连忙说道。李坊正和肖坊正也连忙起身告辞,闻师道送他们出门。
普三郎二十七八岁,长得十分雄壮,只是现在天气寒冷,看不出胸口有没有一巴掌护心毛。比曾葆华要高半个头,块头也要大得多。国字脸,络腮胡子,穿着一件对领镶黑边饰的长上衣配以青色束腿裤,衣摆扎在腰带里,显得十分精神。
他走路带风,人还未进门,就听到爽朗的笑声,“草民普三郎给曾县尉见礼,恭贺曾官人荣补要职。”
普三郎虽然雄迈,颇有豪杰之气,但话语间显得油滑。
“普馆主客气了。区区九品小官,怎敢劳动普馆主亲自登门?”曾葆华话里藏针地答道。他早两日就收到风了,普三郎满东城放话找人,骂自己一伙是盗贼。不仅要追回钱财来,还扬言要打断自己的手脚,好让大家伙知道普三郎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
曾葆华这几日一直在忙着正事,没空去应付这事,也不想节外生枝,所以避着普三郎的人。要是依着在太行山的作风,早就堵上门去踢馆了。今日事情都办齐整了,这才大摇大摆地上街,结果还真遇到了光头男。
“曾县尉误会了,误会了!”普三郎笑容更浓,连声歉意地说道。
“带上来!”他大喝了一声,几个壮汉架着一个人上前来,扑通一声丢在跟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大唐之后是大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