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同,在原有的十二部基础上,新增了两个部,分别是工业部和组织部,由原江南总督汪文言和辽宁总督袁崇焕来担任,十四部分别承担起各方面的工作,张好古就有更多精力统筹全局负责总体。
结束了中枢例会,张好古马不停蹄又开始了军事例会。
大同中枢军事总部内,曹文昭、史可法、周遇吉、韩耀威、方云出、赵玉琪几位大将军都在,除了在交祉的黄得功赶不过来外,各方大将军已经到齐了。
“大家伙坐吧。”
张好古看着这些大将军,笑着说道:“战事,到现在为止就暂且告一段落了,将士们需要休整,不能让将士们一直紧绷着弦;另一方面嘛,对我们目前已经结束的战事,也需要复盘并对我们的战术进行深层次的检验并进行适当性调整。”
“说起来,眼下咱们大同的军队,原先有二十八个镇,现在已经增长到了四十个镇,总兵力也从原来的四十万到了如今的六十多万。”
“这次军事会议,第一嘛,是根据中枢对全局的部署和对未来战略的考量进行下一阶段的部署和调整。”
“第二,则是在完成调整之后,军队会进入一段时间的休整期,这个休整期,军队不能闲着,维持训练是一方面,而协助中枢和地方进行救灾是另一方面。”
“其三吗,则是对我们下一阶段战事重点进行讨论。”
“先说第一,诸位,根据中枢对目前我军各方面的综合考量,是时候正式确立各个军区了。”
成立各个军区统筹一个大方向的战略战事,是张好古和军方一直在做的一件事,从一开始的让各位大将军负责一方面,再到后面的进一步调整,终于在完成了淮北战役后,大同军方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真正成立各个军区。
“根据日后我们所面临的各方面有可能出现的军事问题及未来的战略考量,中枢本部现决定成立东北、西北、漠北、中原、东南、西南及直隶共七个军区,统筹现有大同各镇。”
“曹文昭,担任东北军区总指挥;史可法担任西北军区总指挥,周遇吉担任漠北军区总指挥,方云出担任东南军区总指挥,赵玉琪担任中原军区总指挥,韩耀威担任直隶军区总指挥,黄得功担任西南军区总指挥。”
这方面调整的主要是各个军区所负责的区域和对各镇进行调整,而负责人张好古并没有调整,这些大将们各自负责一个方面已经很久了,他们对此有充足且丰富的经验可以去应对各种问题,例如史可法、黄得功这两位,深耕西北西南十数年,还有谁比他们更适合这两个大方向么?
而方云出本来就是南直隶的指挥,由他负责日后的东南军区再合适不过,同样对曹文昭、周遇吉和赵玉琪的任命也是如此,而韩耀威负责直隶地区,正好是拱卫京畿,主要战事由外围各军区负责,直隶和中原两个军区在作为京畿的护卫之余还是承担预备任务可以随时支援各个方向。
这方面的选择和调配也都是张好古和各位大将军反复讨论协商过的,为的就是稳定的渡过各军区调整,不会对大同的军事力量造成什么影响。
这方面各位大将军也都提前清楚,是有默契的。
说完这方面的事,张好古继续说道:“中枢目前压力很大,军方要给地方提供协助,协助地方赈济灾民,尤其是一些遭受了战火的地方,军方更要承担起一部分战后重建的担子来。”
“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在我们扛过这天灾之前,是很难对伪明发起大规模的战事了,粮草军需方面,支撑不起我们再像淮北、东北一样,调动几十万大军配合作战了。”
“南方的百姓也是我华夏百姓,百姓不是我们的敌人,就食于敌是不现实的,而一路南下一路劫掠残害百姓也不是我们大同军队的作风,所以我们目前要缓一缓,起码要在江南之地缓一缓。”
对于这一方面,各位大将军也是早就知道了,目前中枢所面临的困境大家都是清楚的,如今在想组织十几个镇进行大范围的决战,根本不现实。
目前军方就是修整军队,调整战术,加强训练。
张好古看着各位大将军,大同各个军区的总指挥,忽然笑了笑:“说起来,中枢下一阶段,重点是在外购粮。朝鲜和倭国本来就国小地寡,没有多少粮食。短暂购粮应急还好说,想要应对未来几年内中枢所面临的朝廷压力,除了我们自己努力去兴修水利应对天灾,另一方面也只能是从南洋购粮。”
“而南洋购粮,就面临两个问题,粮食怎么运到我们这来。无论是走陆路还是走水路,都会面对伪明的拦截。”
“水路方面,自从咱们之前撤离中原,那小琉球就被崇祯交给了郑氏,南洋郑氏兵强马壮,有战船数百,如今把控小琉球操控航道,可是一个大问题啊。”
“而陆路方面,我们和西南至今还没有打通,云贵川里,云南和四川二省对我们来说,眼下和天堑也没什么区别。”
“我们接下来应对的重点,就是这两个方向,是打通汉中、成都、昆明一线,连接东南亚的交祉;还是先训练水师力量,拿下小琉球打通南洋航道。”
这是涉及未来大方向的问题,各位大将军都陷入了思考,就目前大同的情况来看,无论应对哪个方面,都有些勉强。
西南是面积太大,地域太广又地势复杂,道路艰难,山路崎区,四川和云南很难让大军通行,而想要打通西南这条道,大同不仅要投入相当一部分精锐,还要做好陷在西南泥沼的准备。
一旦陷入西南地区,那中枢就要源源不断的投入钱粮军需和军队,不断往这个泥沼里加码,直至填平这个泥沼打通西南为之。
而想适应西南的崇山峻岭和泥沼毒瘴,也是一个问题,中枢如今习惯西南的军队,也只有黄得功手下那三个镇了。
至于水路方面,郑家的船队有数百条大小战船,有好几万水军,盘踞小琉球,还有周围不少海匪为助力,想要荡平郑家,中枢也要集中水师力量。
如今大同那些铁甲船,还都在辽东进行修缮呢,而除了那些铁甲船外,其余的战船力量,大同和郑家对比还真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因为郑家所有的和继承的实际上就是天启年间新党在南方的水师力量,这些被崇祯交给了郑家后,郑家就成了真正的军阀。
应对郑家,相当于和天启年间的大明南洋水师进行战斗,除了没有铁甲船外,郑家其他方面真的不差,尤其是这几年郑家还在不断膨胀着,这股力量不容小觑。
大将军们对打通西南眼下没有什么希望,不是说大同军队不行,是后勤支撑不住,哪怕是指派三个镇的兵力过去,后勤的压力和支撑平原地区十个镇的压力也没什么区别。
而应对南洋的郑家
似乎比打通西南来说,更适合目前的大同?
张好古看着这些大将军们,忍不住笑道:“怎么,你们这些老总,拿不出个主意么?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这么多身经百战的大将军,怎么眼下还犹豫起来了。”
曹文昭苦笑起来:“首席啊,说破大天,我们这些人是旱鸭子啊,您要说在陆地上的大军团作战,游击作战,炮战、骑战那我们肯定熟悉,甚至对南方的战略战术,我们也能说出一大堆来。”
“可这海上战事,我们是真的抓瞎啊。”
张好古笑着说道:“你们啊,看来是不考虑打通西南了。”
曹文昭这话说出来,就是隐约表示不支持接下来对西南的战事了,大同接下来的军事方向,将会针对海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