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四句教的后两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有问题吗?我觉得这两句挺有道理啊。 米:道理?什么是道理?先有道而后有理。理有正邪之分,正理建立在天道善恶原则上,否则就是歪理邪理。没有天道原则这把尺子,如何判断善恶良知?善恶良知不明,又如何实行“为善去恶”? 就拿你说的甲午海战来说吧,那位叫东乡平八郎的,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善吗?有违良知吗? 易:哦!我突然明白了!难怪那些侵略者不认错,原来他们认为自己根本就没错!他们觉得自己才是有理的!既然“心即理”,那么野心也是理,也是善,也是良知啊! 他们也懂得美,也知道礼,但是他们按照“心即理”,产生了自己的道德标准,按照自己这套标准,他们既能有情有礼有美好,也可以搞侵略,搞以下克上,甚至为了自己的道而勇于“殉道”! 就说那位东乡平八郎吧,在我们看来他挑起了不义之战,可是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为家国担责尽义,力战强敌。他受到了同族的敬仰,听说他那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竟以跪拜的方式迎接他回家。 然而天道原则的第一句就是“先对别人好”啊!这是永恒的先善铁律!而他们恰恰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能够毫无心理负担地发动偷袭,从不理会什么先礼后兵、后发制人、不先开第一枪等等基于先善的道义规矩。 米:恭喜,你弄明白“道理”二字了。 易:谢谢老师!可是……既然王阳明的心学不能很好解决行动和良知的问题,那他是怎么完成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呢?最后还考上了天人? 米:王阳明本是中华资深灵魂,在往期的显文明中培养出了较强的天道感,所以他心中的天良是精准纯正的,可以实现真正“致良知”。在他的一生中,虽然没有说明白,却是做明白了!他也是走实证功德的路子考上了天人的。 由于他的天良精准纯正,就可以运用自悟的心学去“辨规”,在辨规中知道了如何运用先善,也知道了如何应对“先不善”,达到随心所欲却合规合道的效果。 当年宁王造反的时候,朝廷上下都没做好战争准备,一时兵危战凶,王阳明在无兵无将的情况下,他二话不说就伪造兵部文书,传檄天下勤王,到处张贴,不光骗敌人,连自己人都骗,搞得宁王那边疑神疑鬼不敢妄动,己方军民士气高昂,为集结战力赢得了宝贵时间,仅用三十五天就平定了宁王筹划十多年的叛乱。 看王阳明一生,无论在军事还是政治上,“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他正是靠着这些,救万民于水火,扶社稷于将倾。 晚年他受命出征平叛时,已经是重病缠身了,几乎是风一吹就倒,可他的敌人听说是王阳明来了,二话不说,赶紧议降!要知道这些人都是不服王化的蛮地少数民族,在那个信息不畅的年代,举族文盲的蛮民能对王阳明敬服成这个样子,可见他以奇谋诡计实行知行合一的功力已经牛到了什么境界。 在平叛的归途中,王阳明去世了,临终时,弟子问遗嘱,他只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人间悟道成仙指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