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文心汇汴”诗词雅集的落幕,汴州城的文人圈中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争议。 正统士人们纷纷皱起眉头,对于这等摒弃华丽辞藻、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感到难以接受。 “此等诗词,无异于市井俚语,岂能登大雅之堂!” 一位身着儒衫的老者,胡须花白,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在他的书房内对着满屋的弟子发泄着不满。 “老师息怒,学生以为,诗词之道,贵在表情达意。赵麟公子此诗,虽无华丽辞藻,却字字真情,亦不失为佳作。” 一名年轻的士子鼓起勇气,轻声反驳,眼中闪烁着对创新的渴望。 而赵麟本人,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争议,却是淡然处之。 他深知,在这个以科举取士、重视传统文脉的时代,推行白话诗词无异于逆水行舟。 但他更明白,诗词的本质在于触动人心,而非拘泥于形式。 面对那些激烈的批评,赵麟只是微微一笑,道。 “诗词本为心声,无论是士子还是百姓,皆有抒发情感、描绘生活之愿。我所做的,不过是尝试以更贴近人心的方式去表达这份情感罢了。” 他的这番话,虽未直接回应那些批评,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包容的心态,赢得了部分士子的共鸣。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赵麟的白话诗词,试图从中寻找那份被传统所忽视的真挚与朴素。 与此同时,纪晓也密切关注着这场争议。 他深知,这场争议不仅关乎诗词的形式与内容,更关乎魏王朱麒在文人中的声望与地位。 于是,他暗中布局,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平息部分过激的言论。 另一方面则巧妙地将魏王朱麒与这场诗词争议联系在一起,展现出其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包容。 “诗词之道,百花齐放方为春。赵麟公子的尝试,虽不为所有人接受,但其勇气与才情却值得我们敬佩。” 在一次文人聚会上,纪晓以钦差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既表达了对赵麟的支持,又巧妙地提升了魏王朱麒在文人中的形象。 再者,人家是文曲星,又是中原小诗仙,各种诗词信手拈来,就能传遍大江南北。 所以,就算他说两句白话诗,也没有人敢怀疑他的才情。 这场诗词争议,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汴州城的文人圈中持续发酵。 诗会虽已落幕多日,但其影响却如同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赵麟的那几首白话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真挚的情感,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街头巷尾,茶馆酒楼,人们竞相传颂,议论纷纷。 “你听说了吗?赵公子那几首诗,真是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 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对同伴说道。 “是啊,尤其是那首《春风笑》,简直写出了我心中所想,却又无法言喻的情感。” 同伴点头赞同,眼中闪烁着对赵麟才华的钦佩。 而魏王朱麒,则因赵麟的诗词而更添了几分文治武功的光辉形象。 在士人眼中,他不仅是一位英勇善战的王爷,更是一位懂得欣赏并扶持才子的明主。 中原七府内,那些曾经犹豫不决、保持中立的世家望族,此刻也开始了内心的挣扎与抉择。 他们深知,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站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整个中原七府的上层,已悄然出现了变化。 汴州城,某将门世家。 “父亲,您看这魏王殿下与赵公子,如今声望日隆,我们是否也该有所表示?” 年轻的世子向其父——家族族长问道。 族长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此事需谨慎。魏王殿下虽有雄才大略,但朝中局势复杂多变。” “不过,那赵麟却有王佐之才,确属难得。我们可以先暗中观察,再做定夺。” 于是,这些世家望族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密切关注魏王朱麒与赵麟的动向。 他们之间的每一次会面、每一份合作,都成为了他们评估局势的重要依据。 官场之中,更是暗流涌动。 那些原本对魏王朱麒持观望态度的官员们,此刻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 他们开始私下里交流意见,讨论魏王朱麒与当前朝政的种种关系。 “我看这魏王殿下,日后必成大器。咱们若能早些投靠,定能分得一杯羹。”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吏对同僚说道。 “话虽如此,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毕竟,朝中局势复杂多变,咱们可不能轻易站队。” 另一位官员则显得更为谨慎。 然而,无论他们心中如何盘算,都无法忽视一个事实: 魏王朱麒与赵麟的声望正在迅速攀升,他们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官场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这一切的变化,魏王朱麒自然是心知肚明。 他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与决心。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 赵府,书房。 书卷盈案,墨香四溢。 炭火烧的正旺,哪怕窗外寒风凛冽,此时房间内却是温暖如春, 赵麟身着素衣,静坐桌前,手中紧握着泛黄的书卷,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时局的深思。 旁边通红炉火,似乎也在为这静谧的时光添上一抹生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赵麟轻声吟诵着这句古训,心中却是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规划。 他深知,在这个科举至上的时代,唯有才学方能立身,唯有智慧方能安身。 因此,他每日除了处理魏王朱麒交予的琐事之外,便是将自己沉浸在书海之中,苦读不辍。 从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从诗词歌赋到时事评论,他无一不涉猎,无一不精通。 他的才情与智慧,也在这日复一日的积累中愈发深厚。 然而,赵麟并未因此而忘却对时局的关注。 他深知,魏王朱麒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朝中暗流涌动,世家望族与官员们的心思更是难以捉摸。 因此,他时常派遣心腹之人外出打探消息,将中原七府的风吹草动一一收集起来,细细分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