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网

第73章 爷爷逝世

福禄牵着载有国藩的骡车走到大门前停下,国藩跳下车,从轿内端出两盆菊花。这时,一个邮差正朝门前走来。国藩忙搭腔道:“哦,有我家的信?” “是的。” 恰时,周升将大门打开,国藩忙对周升道:“周升,你帮我把信收了。” 周升应了声忙来到邮差跟前,国藩和福禄各自抱着两盆花进了院,秉钰从卧室迎了出来:“哟!哪来的菊花呀?” 曾国藩笑道:“哈,穆大人府上拿的。” 国藩回头对福禄道:“先放门口吧。”福禄将花放在门前,回身牵骡车去了。秉钰帮国藩换下官服,周升站院里喊着,“老爷,信我给您放书房了。” “好,知道了。” 秉钰问:“谁的信。” “不知道呢,我现就过去看看。” 国藩说着进了书房。他拿起信见是老家来的,便抑制不住喜悦,急速拆开浏览起来,信的开头写着:“四弟国潢代全家泣告大哥、大嫂,我们敬爱的爷爷,于本年十月初四仙逝于家中,永远离开了我们……” 国藩看到此,本能地哽咽几下,他欲哭欲喊却没能哭出声来。恰时,巧儿送茶过来,她见国藩呆若木鸡,吓得慌忙退出唤人。片刻,秉钰及孩子们纷纷涌进屋来。秉钰摇晃着丈夫:“国藩!怎么回事?你怎么了?啊?” 几个会说话的孩子也哭喊着哭爹叫娘。 任凭大家呼唤,国藩唯有那无声的泪水唰唰直流,秉钰急速地拿起桌上的信慌忙展开,紧接着便失声痛哭:“爷爷!” 纪泽跑上前抓起信一看,惊呼道:“我祖爷爷没了!”纪泽也随即大哭起来。顿时,主仆们哭声一片。国藩哽咽着喉头说不出半句话来。他一手揪着心口的衣服,一面朝大家挥了挥手。家人们只好将秉钰和孩子们扶出。片刻,国藩摇晃着身子,背靠着房门、像迷路找不见大人的孩子,口中不自主地呼唤着爷爷。他颤抖着嘴唇,又跌跌撞撞地走到书柜前,从抽屉里拿出一摞家书,他将爷爷的手书全部挑拣出来,泪眼模糊地看着爷爷的手迹。脑海中过滤着---爷爷送他赴京在长沙城门前分手的情景。国藩喃喃地泣道:“那一别!竟成为我祖孙最后的一别……孙儿若知有今天,何不当初与您老多说上几句。孙儿以后再也看不到您的来信……” 深夜,道光帝仍在灯下聚精会神地批阅奏折,太监立起脚朝龙案的一堆折子看了看,皇上好像没有打算结束的意思,太监只好抱着拂尘眯着眼养神。 国藩匆匆来到养心殿,对殿门前太监道:“公公,礼部侍郎曾国藩求见皇上。”守门太监忙回头看眼殿内,走近国藩小声道,“曾大人,这么晚了,有事明儿再来吧。皇上批了半宿的奏折,只怕要就寝了。” 曾国藩道:“本官有急事面见圣上,麻烦公公禀报一声。” 太监略有为难道:“这那曾大人稍候,我过去看看皇上睡下没。” “有劳公公。” 道光帝拿起一份折子坐直了身子,歪着头对着灯光边看边思索。太监匆匆进了内殿:“皇上,曾国藩求见。” 道光帝闻听纳闷道:“曾国藩?大半夜的他来做甚?” 那太监道:“奴才不知,他说有急事要面见皇上。若是皇上累了,奴才打发他走便是。” 道光帝道:“请他进来吧。” 道光帝将折子放在案头,国藩进来,没等国藩说话道光帝便问:“曾国藩,何事这般紧急,大半夜的你跑进宫来?” 国藩扑通一声跪下,双手呈折举在头顶:“皇上,臣的祖父不幸过世,臣哀伤到不能自已。祈请皇上允臣乞假四十九天,为祖父设位守灵,以尽孙儿最后孝道。” 道光帝闻听忙走近国藩将其搀扶:“发生这样事?起来说话。” 国藩起身将折子双手送给道光帝:“此乃臣陈情于皇上的乞假折,望皇上恩准。”道光帝接过折子看也没看便说,“朕准了!朕放你六十天的丧假,为祖父守灵。” 国藩忙跪地磕头:“臣叩谢皇上圣恩!” 道光帝搀着国藩:“快起来,来,坐过来,跟朕好好说说。” 国藩跟着道光帝坐了过去,他话未出口,眼泪先掉了下来:“吾祖父对臣恩重如山。去岁,他老人家瘫痪在床,臣心急如焚,奈何公务不得脱身。臣自道光十九年离家,再未踏过家门半步,十年间,祖父与臣写来上百封书信,每每叮嘱臣是国家的人,要臣以效忠朝廷为誓言,不用为家事劳心。” 道光帝劝慰道:“曾爱卿,你先平静下心情,啊?你此刻的心情朕完全理解,并为你失去一位好祖父深感惋惜与同情。明日起,你在家守灵便是。” 道光帝对身后太监道:“让内务府送五百两银与朕。”太监望了望窗外的天,“现在吗皇上?”“难道还要等天亮?”太监照自己脸上一个耳光,“奴才嘴拙!奴才这就吩咐人去。”太监说着退了出去。 ……宫内甬道上,几个太监拎着灯笼簇拥着手端托盘的内务大臣一路小跑,转了一个弯又一个弯,一直跑至养心殿院内。 大殿内,国藩坐在道光帝斜对面的一侧,道光帝慈爱地对国藩道:“定下心,喝口茶,喝吧。”国藩低沉着心情摸着茶杯点点头,“皇上,臣没事的。” 内务大臣端着盖有缎子的托盘,随小太监进了殿:“皇上,奴才亲点的五百两银,请皇上过目。” 贴身太监忙接过放在龙案上。道光帝将手一挥:“都下去吧。” 内务大臣与小太监应了声退出。道光帝将盖缎揭开:“曾爱卿,这五百两银,你带回去为祖父治丧。”国藩恍然大悟,皇上原是为自己要的银子,忙说:“皇上圣恩微臣领了,此银,微臣断然不能收下。” 道光帝纳闷道:“为何拒收?” 曾国藩难为情道:“臣屡受皇上恩典,心中早已羞愧难当。如今,朝廷内外处处皆需用钱,臣岂忍皇上为臣再行破费。” 道光帝解释道:“朝廷费用皆来自国库,这是朕的家用,是朕赠予你的赙仪。”曾国藩道,“臣受之有愧!” 道光帝坚决道:“曾爱卿,此银不关乎君臣关系,是朕与你个人之情分。快拿上回去吧,时下三更已过,朕亦准备上早朝了。” 国藩见皇上意决,忙对道光帝施礼…… 漆黑的小院,人们均已入睡,唯有国藩卧室亮着灯。秉钰和春梅各自抱着自己的孩子,对坐在被窝里说话。秉钰红肿着眼睛拍着怀中的宝宝,叹了口气:“老爷最后一次离家,爷爷送他到长沙。我们那儿全是山路,家里担心爷爷受不了颠簸,可爷爷硬是要送孙子一程。唉,这一送祖孙俩就没再见过。” 春梅感慨道:“夫人,说句不好听的,老太爷七十六岁辞世,也算是高寿了。等老爷回来,您再多劝劝吧,我看老爷悲痛成那样,心都是碎的。” 秉钰望了望窗外:“唉,天就要亮了,这人怎么一去就不回了呢?”春梅劝说道,“老爷走时天已经很晚了,兴许和皇上话没说完呢。” 秉钰说:“要不,你把孩子放被窝吧,一直抱着累膀子。” “没事,我抱着她睡得踏实。啊对,老爷进宫前,交代周升明一早搭建灵堂,还特意嘱咐守贵他们几个,若有人来家祭奠,一律不准收受礼金和礼物。” 秉钰一声叹息:“就由着老爷吧。” 春梅道:“夫人,婚丧嫁娶,亲戚朋友相互随份子,是咱几百年的老礼数。老爷这又是何苦呢?” 秉钰说:“多年前,老爷就不走这个礼了。” 春梅辩解道:“那我见老爷还常常去为人做寿,送出的礼岂不白送了?” 秉钰无奈一笑:“老爷平日来往的,无非也就几个关系近点的师长和同乡。” “可老爷交代周升,只设灵堂不设执事,无论任何人一概不许收礼。” 秉钰说:“收人礼总是要还的,与其如此,还不如不收。省得天天想着,欠这个欠那个的,晚上睡不着。” 春梅说:“可咱乡下都兴这规矩。” 秉钰说:“乡有乡俗,官有官规。如今,老爷是朝廷二品,若像在民间一样,借红白事敛财,朝廷官员都来效仿,老爷岂不上了清史罪人名册?” 春梅坚持道:“反正我认为,老爷只送不收,用我们家乡话说就是冤大头。” 秉钰说:“老人去世本是件悲伤之事。别人来慰问,人到心意到。又是收礼又是设宴答谢,岂不将丧事办成了大喜事?老人去世就那么高兴吗?再者,数着别人送来的钱财,心中更生喜悦,而亡故的亲人已是其次。这哪里是孝子所为?” 春梅叹了口气:“细细品味还真是个理。哎?听!老爷回来了。”春梅说着下了地。 秉钰说:“你也赶快回屋睡吧,陪我大半夜了。” 春梅应着:“夫人也想开点啊?”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入冬的第一场雪,随着寒风飘浮在京师的天空;夜幕下的紫禁城,宫顶已覆盖层白雪。 寿康宫内,皇太后寝宫的门帘被惊慌的宫女们出出进进掀个不停,一宫女从屋中走出,站房檐下焦急地朝殿大门张望。只见两个太监携御医从宫外匆匆进来,宫女惊呼:“来了,御医来了!” 御医拎着药箱随太监进了屋。病榻边立着焦急无措的皇贵妃及各嫔妃们,众人见御医进来,皇贵妃忙迎上:“快!太后嗓子突然有什么东西堵着似的,人憋得不行了。” 御医忙放下药箱走进榻前为太后把脉,屋内所有人均焦急地盯着御医。良久,御医将手拿了下来,木然地垂下头:“皇贵妃娘娘,太后已经薨逝了” 众人闻听,顿时乱作一团。皇贵妃跪在榻前哭天抢地,众人全跪了下来,哀嚎一片。 养心殿内,太监正在服侍道光帝宽衣上床,太监刚将道光帝外衣挂起来,门外太监匆忙进来,打着结巴道:“皇上,寿,寿康宫来人了” 已经脱了外衣的道光帝心中一震:“怎么?” 太监道:“皇太后,薨了” 道光帝顿时大惊失色,抓起外衣就往外走:“快!寿康宫。”太监忙拿起斗篷追了上去,道光帝一行进了寿康宫,便闻得哭嚎一片,道光帝大步走近,皇贵妃及众嫔妃齐声呼唤,“皇上!” 道光帝疾步扑向太后榻前跪下,不由得一声惨叫:“母后” 内务大臣、军机大臣及穆彰阿等站在踱步不止的道光帝前面,道光帝背着手紧锁眉头一言不发。穆彰阿焦急地看着道光帝:“皇上,心里有什么您全说出来,别闷在心里,让奴才看着心好痛。” 道光帝扬着脖子,深深吞了几口气带着哭腔道:“太后待朕视如己出,恩重如山。朕一生尊太后为皇母……”道光帝哽咽得说不下去。众臣齐呼,“皇上,节哀啊!” 道光帝缓了缓道:“太后丧仪,由礼部侍郎曾国藩主持,举国哀悼。”穆彰阿道,“皇上,曾国藩为祖父守孝仍在乞假中。可否另择人选?” 道光帝道:“朕只需他为太后主办丧仪,礼部正常事务无须其过问。即刻将曾国藩召进宫来,会同六部九卿,连夜商讨太后国丧之事。” ……道光二十九年冬,雪花乱舞的京城,伴随着皇太后的升遐全城素白。各国前来吊唁的使节,排着长队在众侍卫的护持下缓缓走入乾清宫。林立在道两侧的百名喇嘛手持长号,仰天发出阵阵粗犷而雄浑的号声,向皇太后致哀。 寒冬的京城万木凋零,国藩家小院的房檐挂着冰柱,朔风摇晃着秃了叶的老槐树枝尽显孤单。 厨房的火上炖着锅骨头汤,王婶正在往外捞骨头,纪耀双手捂着耳朵跑了进来。王婶看见纪耀忙说:“哟,外面那么冷,二小姐跑出来干吗?” “王婶,我饿了,想吃点东西。” 王婶忙翻了翻身边的饭菜:“哎哟,这些都是冷的没法吃。哎?这是煮骨头汤刚捞出来的骨头,要不,你先啃几口垫垫饥?” “嗯,好。” 王婶边拿碗装骨头边说:“是身上冷吧,肚里没食了身上就会发冷。”王婶将装好的骨头递给纪耀,“坐那小凳上吃吧,端出去一下就凉了。” 纪耀接过道了声谢,纪耀刚刚抓起骨头啃了口,恰纪泽端着笔洗进来。纪耀见纪泽进来,吓得想藏骨头已来不及,只好两手抓着骨头怯怯地喊声大哥。纪泽严厉地瞪了纪耀一眼没有吱声,王婶对纪泽道,“大少爷要换水啊?来,我给你倒。” “不麻烦王婶了,我自己来。” 纪泽拿起水瓢,从缸里挖了瓢水倒进笔洗,冷着脸出了屋。纪耀慌忙放下骨头追了出去:“大哥!” 纪泽驻足回身严厉地审视着纪耀:“唤我做什么?” 纪耀一脸的可怜状:“哥,我是饿了。” 纪泽说:“饿了,吃饭时怎不吃饱?” 纪耀说:“吃饱了,突然又饿了。” 纪泽说:“别人怎么不饿?我们兄妹,若是个个都如你,没有开饭就溜进厨房先吃个饱,你犯了家规知道吗?” 纪耀可怜着小脸:“哥,我错了,我,我不吃了,别告诉爹好吗?” 纪泽盯着妹妹说:“吃都吃了,回去吃完吧。下次再搞特殊看我家法制裁!”纪耀对着纪泽深深地一躬,“谢谢大哥,耀儿不敢有下次了。”纪耀转身要跑被纪泽叫住,纪泽道,“啃完骨头,即刻回房温习雅儿,晚饭后我抽查。” “知道了。” “快进屋,外面冷。”纪泽说着进了自己的房,纪耀转身又回到厨房。王婶见其坐在小凳上暗自抹泪,忙问道,“哟,好好的怎么哭了?快啃骨头吧,趁着热乎。” 小纪耀抹着眼泪哽咽道:“大家没开饭我进来吃东西,我怕爹知道罚我。”王婶忙蹲下为纪耀拭泪,“唉,怎么会呢,爹那么喜欢你。赶紧吃完擦擦嘴,爹不会知道的。” “大哥看到了我好怕怕。” 纪耀的话刺痛了王婶,她忙搂着纪耀:“唉,才几岁个孩子给管教成这样。没事,你尽管吃,爹若是罚你,婶子为你说情。啊?” 纪耀看看碗里的骨头,眼馋地摇了摇头:“不敢了”纪耀说着起身,委屈地揉着眼出了厨房。王婶望着纪耀的背影心疼得直掉眼泪。“唉!还不到六岁个孩子,规矩人家就是规矩大。” 秉钰坐在几个女儿中间,边缝活儿边教女儿怎么做。巧儿和纪静对坐着在打扣子,四岁的纪琛也用小手在缝活儿,不到三岁的纪纯正拿根针往针眼穿线,她反复地穿针。秉钰对纪纯道:“嗯,就这么练,轻轻地穿进去,柔柔地拉出来,找到那个巧劲手就灵活了。” 这时,纪耀揉着眼进屋。秉钰抬眼看下纪耀没有吱声,纪耀走到自己床前,从针线筐拿出个没有盘好的扣子准备继续缝。秉钰道:“耀儿,缝的扣子拿来给娘看下。” 纪耀拿着走到秉钰面前,秉钰接过一看,从针线筐里拿出纪静的活儿:“瞧,姐姐琵琶扣都会盘了,你这么简单的一字扣,怎么缝得跟蚯蚓似的?教你多少遍了,缝两针就要用力拉一拉,这样才不会虚泡,才会像筷子一样坚挺。你脑子想什么呢?怎么就不上心呢?” 纪耀怯懦道:“我拆了重缝。”纪耀说着回身要走,被秉钰叫住。秉钰缝着手中活,眼也没抬道,“刚才做什么去了。” “没做什么。” 秉钰瞟了眼纪耀嘴角的油迹:“拿脸巾将嘴巴上油擦干净了,把手也洗干净。做活之前一定要将手洗干净,说过多少遍了怎么就没记性。” “以后记住了。” 八岁的纪静见娘在教训妹妹,忙起身端起脸盆要为妹妹打水洗手。秉钰严厉而语气平淡道:“自己去,没有姐姐就不洗手了?世上没姐姐的多了。六岁了这些小事不需要别人照顾,学着自己做。” 纪耀心中莫名地委屈,撇着小嘴可怜兮兮地看看姐姐,接过盆子出了屋。纪耀站屋外,小手端着盆子忍着委屈欲哭不敢,抽泣几下走向厨房。 ……守贵和福禄坐在火盆边聊天,周升坐在桌前正在算账,不经意间,他伸手拿起朱笔准备划账,忙又放回:“哟!差点犯了大忌。” 守贵朝周升看了眼道:“哈,怎么了?” 周升说:“国葬期间禁用红色,我差点给忘了。” 福禄嗨的一声:“在家用没人会知道。” 守贵说:“诶?这其间,生意铺面销账都是做记号,谁敢用红笔?万一被谁举报,等着班房过年吧。” 这时,李嫂拎着个包裹进了屋:“周升,老爷吩咐,给会馆大爷做的棉衣全在这里,交给你了哈。” 周升应承道:“好,明早我送过去。” 福禄起身道:“不用等明天,闲着也是闲着,我现在就送过去。”福禄拿起包裹问李嫂,“里面都有什么呀?” 李嫂说:“棉鞋棉帽棉衣,整套。”“好,知道了。”福禄拎着包裹出了屋。周升感慨道,“门房大爷的几壶开水,换来了一份孝敬。人啊!还是多行善得好。” 恰时,国藩拎了包银子进屋,国藩对周升道:“周升,这是大家这月的工钱,马上要过年了,赶紧地发下去。国丧期间咱今年不发红包了,我给每人多加了一两银,你转告大家就好。” 周升和守贵连忙道谢,曾国藩回眼一看:“嗯,福禄呢?” 守贵说:“他去会馆给大爷送棉衣去了,刚刚出门。怎么?老爷找他?” “没,没有,你们忙着。”国藩说着出了屋。他刚走几步便听到有人叩门,国藩忙走来将门打开,见是穆府的张禄牵着头马拉官轿站在门外。张禄忙说,“曾大人,我家老爷唤您到府上一趟。” 曾国藩纳闷道:“恩师有什么急事吗?” 张禄说:“老爷刚从圆明园慎德堂回来,回府便唤小的过来接您。其余小的一概不知。” 曾国藩说:“稍等,待我进屋换身衣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高嵋山下是侬家》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