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西风五人作出了再出江湖的决定,也就没有犹豫。</p>
他们用一天时间交代了一些事,第三天就随孙延安校尉出发。</p>
其实这些年,他们将古桑里变成了古桑乡,护里队变成护乡队,人数由60多人变成120多人,也是受到很大压力的。</p>
古桑乡的顾家就是会稽郡顾家的旁支,同枝连气,往来频繁。</p>
朝廷的策略是压制士族大家,那么,以顾家为首的古桑乡也就在县衙的“黑名单”上。</p>
只是古桑乡这些年土地、人口增加的数据实打实摆在那。</p>
人口数据是行政区域划分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田地。</p>
古桑里的人口数,十年左右时间,由过去的不到2千增长到接近13万人。</p>
县里实在压不住了,不得不批准由里改乡。</p>
东晋时期,吴地和豫地、荆地一样,各个州、郡、县的人口、土地管理都有两套体系。</p>
一套是当地本来的体系,一套是北方南迁士族形成的体系。</p>
也就是说,朝廷为了安置南迁士族,在南方各州、郡、县里划出一块区域,交给南迁士族使用、管理,并按一定条件,给他们封了州刺史、郡守、县令、将军、校尉等一整套官衔。</p>
开始时,这些南迁士族管理的区域不向朝廷纳税,朝廷反而有补贴。</p>
朝廷保持这一整套体系的目的,一是表明朝廷收复北方故土的决心。万一打回去了,官僚体系可以马上运作。二是为了分开南北人群,避免南北士族发生冲突。</p>
一百多年过去,眼看东晋收复北方无望,朝廷实际掌权者刘裕强力推行“土断”制度,也就是要南迁士族区域的人口随土地固定下来,登记造册,与南方人统一缴税。</p>
推行土断制后,也就没有什么南迁、当地两套体系制度了。</p>
此后,土地买卖就更加方便,没了限制。</p>
过去,南迁士族不许随便到处买地,本地人也不得购买分配给南迁家族的土地。</p>
土断后没了这一限制。郡县之下,南方、北方人基本只在谈论祖籍时,有所区别。其它的分不出有什么不同。</p>
萧西风五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购置了大量土地,用优厚条件招募了许多人口。古桑乡也是因此由里变成乡的。</p>
乡的经济实力、保安实力增强了,萧西风等人感到,古桑乡政治地位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p>
因为古桑乡没人纳入九品中正制考核范围。</p>
也就是,古桑乡没有出大官。</p>
钱多了,打架更厉害了,上头却没人罩着。</p>
——这是最危险的状态。</p>
富裕惹人眼红,武力强又容易授人把柄。</p>
要是哪天县、郡老爷成心收拾一下古桑乡,或者哪位将军手头紧、有意敲诈一下古桑乡…古桑乡就只能任人宰割,没有还手的力量。</p>
这不是臆想,而是发生过。</p>
只是外人的出手还是试探性质,没有狠咬一口。</p>
古桑乡也是采取破财免灾、息事宁人的态度对待。</p>
但也足以让古桑乡几位长老警惕了。</p>
他们一起找萧西风商谈过,恳请他想想办法。</p>
他们都明白,古桑乡如今的局面,是萧西风在幕后一手造就的。</p>
解除古桑乡危机,当然还是得靠他。</p>
萧西风也设计过几套方案。但都略显蛮攼。</p>
孙延安的到访,倒是对萧西风有所启迪。</p>
扯虎皮做大旗,投入彭城王府,到抗胡前线挣点军功,不是抵挡群狼环伺的最佳办法吗?</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幸好遇见神》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