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言,尽管曹氏叔侄素以正直著称,内心仍不禁泛起喜悦之波。于是,他们被委以重任,加入了欧将军麾下的林丹汗所辖二军。名义上,他们是协助管理小华的军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逐渐凝聚在赵鹤天的领导下。当前草原上的局势,恐怕不需一年时间便能整顿得宜。至于西部的准噶尔人,则需等待更合适的时机来讨伐,短期内不宜考虑此事。</p>
西部的情况颇为复杂,虽然林丹汗名义上是蒙古各部的共同首领,但实际上,连他附近的几个部落都难以融洽相处,东部的部落对他置若罔闻,而西部的部落更是完全不受其节制。赵鹤天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完成这项任务,然而朝廷的命令已经到来,催促他立即返回京城。这主要是因为发生了两件事:一是赵鹤天的妻子,即田尔耕的女儿怀孕了;二是朝廷此次真的下达了召回令。</p>
原因很简单,赵鹤天带领海军主力北上,草原上的部落进展顺利,朝廷对此非常满意,朱由校更是兴奋异常。这一成就将使大明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朱由校并不担心自己死后的名声,相信历史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问题是,在过去两年中,朝廷在东南沿海乃至南洋的贸易确实赚取了不少银两,每年朱由校为朝廷贡献1000万两银子,极大地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困境,生活也明显好转。</p>
然而,两个月前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这一切。赵鹤天与朝廷的关系出现了裂痕。郑芝龙虽然也有此意,但他的实力不足,知道现在不是招惹赵鹤天的时候。如果他激怒了赵鹤天,后者可能会率领主力将其消灭。郑芝龙目前还在缓慢恢复实力,已恢复到七八千人的规模。他的船队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一直躲避着。</p>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郑芝龙竟然不敢向赵鹤天的军队发起挑战。然而,在南洋地区,荷兰的殖民统治者对他们占据的领地以及大明的商路虎视眈眈,心生不满。明朝的军队在此地的实力也相对薄弱。整个大明往南洋的商路都被荷兰人侵占,无人能够插手。他们从这条商路中取得了巨大的利益,但现在赵鹤天不允许他们这样做,因此他们对赵鹤天极为不满。</p>
他们的军事力量庞大,加上招募的海盗,总人数已经接近三万人。他们袭击了大明的海军舰队,也就是赵鹤天之前管理的海军。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竟然得手了。赵鹤天留下的军队本来就不多,只有五万八千人,遭到他们的袭击后,实力大损。至少丧失了两层多的船只,损失惨重。</p>
这个消息传回朝廷后,无论是皇帝朱由校还是朝廷上的官员都感到十分愤怒。南方的海洋贸易对于大明来说至关重要,现在却遭到了南方和西方的蛮夷的侵袭,这该如何应对?朝廷的船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不能就这样放任不管。一旦放任不管,下一次的袭击将会更加严重。最主要的是,这条财路绝不能断。许多官员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不能让这些事情就此结束。</p>
朝廷从未如此团结一致,皇帝也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朝堂上的文官和武将,以及贵族们也都持同样的观点。原因很简单,他们都在这场海上贸易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沿着赵鹤天之前的承诺,他们已经在海上贸易中铺开了三年,不仅收回了所有成本,还赚得了一倍的利润。这些利润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现在突然遭到袭击,他们的船只受损,他们对此感到极度愤怒,纷纷向朝廷诉苦,希望朝廷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p>
然而,朝廷深思熟虑后发现,这个问题还真的难以自行解决。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真的需要找赵鹤天。他们都认为,除了赵鹤天,没有人有这样的能力。因此,他们希望赵鹤天能尽快率领军队南下,彻底解决与荷兰人的矛盾,简单来说,就是消灭荷兰人。</p>
那些曾经对赵鹤天心存不悦的人,如今也不得不承认他的魅力所在。他们只希望此事能迅速得到解决,然而问题在于,如果赵鹤天此刻率领军队出征,北方的蒙古各部又该如何应对?这终究是个不定之数。总之,此事还需与赵鹤天商议,尽管他们的讨论可能无足轻重,但关键在于赵鹤天的看法,毕竟他比其他人更为洞察。即便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们也对此表示认同。</p>
在万众瞩目之下,赵鹤天终于荣归京城。一回到京城,他便急切地想要见到自己的亲人,终于有了与他血脉相连的家人,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喜悦。短暂的团聚后,朝廷便派遣了太监和官员前来,请赵鹤天进宫汇报。看到他们急切的神情,不难想象朝中官员和皇上此刻的焦虑。然而,鉴于赵鹤天的身份和功绩,他们对他还是抱有一定的敬畏和敬佩之情。</p>
赵鹤天刚刚归来,尚未来得及更换衣物,因此也不好过于催促。他审视了一下来人,安抚道:“你们也不必太过着急,此事我已知悉,容我更衣即刻进宫。”见赵鹤天连衣服都未换,确实有些不妥,官员们便不再多言,只是提醒他尽快准备。</p>
不久,赵鹤天换上整洁的官服,稍作整理后,显得精神焕发。进入皇宫,他发现六部的尚书、侍郎以及几位重臣都已在场,包括朱由校皇帝。当他步入大殿,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他。赵鹤天向众人点头致意,尤其对朱由校更是恭敬有加。</p>
朱由校微微一笑,似乎松了一口气,说道:“赵爱卿归来,此事便可迎刃而解。”他对赵鹤天充满了信任,总觉得无论多大的难题,只要赵鹤天出面,便能迎刃而解。原本以为赵鹤天会为这复杂的局面感到焦虑,但他却面带微笑,显得信心十足,这让在场的官员们也不由得心生安宁。</p>
朱由校凝视着赵鹤天,缓缓开口道:“这一次朕将你召回朝中,想必你已经听闻了那些荷兰人在海上的横行霸道。我大明的船队损失惨重,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p>
朱纯臣也跑出来道:“陛下所言极是,此事关系重大,调兵遣将之事还需赵大人来亲自操办。其他人或许难以胜任,恐怕会坏了大事。”</p>
朱由校本人对这个话也很赞同,又问道:“北边的局势如何?能否抽调一支军队南下,以应对河南之乱?”</p>
“陛下,”赵鹤天答道,“北方的局势已经稳定,我们可以抽调一部分军队南下。至于与河南的作战,臣等自有分寸,其他大人也都在日复一日地讨论对策。”</p>
此时,黄立极也走了出来,对赵鹤天说道:“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关系到朝廷的财政收入,关系到百姓的福祉。自从赵大人主持海上贸易以来,朝廷的税收大增,民生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停止了对百姓征收的辽饷,剩下的部分也计划在三年内彻底终止。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造反的事件也大大减少。”</p>
“现在,这些荷兰人如同鳗鱼般狡猾,潜入我们的海域,所以我们的船队还需要赵大人亲自出马,将他们一网打尽。”黄立极继续说道。</p>
“若实在无法解决,我们可以设法从其他地方调集军队北上。北边之前应该是由俞咨皋大人辅助赵大人解决蒙古各部的问题吧?现在事情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其他部队北上应该不会影响到事情的进程?”显然,其他的大人也有同样的想法。</p>
黄立极的意思很明显,他们希望赵鹤天率领军队彻底解决荷兰殖民者的问题,但他们并不希望北方的事情出现任何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生前身后,关系到大明的未来,关系到在场所有人的名声。</p>
只要说服朱由校,再统合蒙古各部,那么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声就绝对不会差。无论他们是什么身份,这个事情一旦成功,那他们在史书上都会有一个相对正面的形象,这是所有语言都无法改变的。就算将来东林党人卷土重来,也无法抹去他们这一功绩。</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救皇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