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网

第94章 牛人就是牛人

对于毕懋康和宋应星这两人的人生轨迹,胡文霆在后世时,曾通过史书对其进行过一些了解,由于这两人太过于热衷技术方面的事情,而不怎么擅长做官,因此,两人的仕途都并不十分顺畅。 史书上是这样介绍毕懋康其人的,毕懋康,字孟侯,号东郊,歙县上路人,万历二十六年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后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山东巡盐御史。 陕西旱灾期间,毕懋康曾组织广设粥厂,大放仓廪,助流民渐复其业,累计救活民众约一万多人。万历四十二年,主持修建历山书院,为当时济南最大书院。后遭宦官魏忠贤排挤、御史王际逵弹劾,遂被削籍。 崇祯初年,被起用为南京通政使,升兵部右侍郎,旋自免归。辞别时,崇祯帝命其制武刚车、神飞炮等。 崇祯八年,械成后,编辑《军器图说》以进崇祯帝。因功升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饷,不与宦官同流告归。 根据时间推算,此时的毕懋康应该还处于辞去南京兵部侍郎一职后,在家研究各种军器的阶段。 而宋应星其人则是非常推崇张载的关学,并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 可是他的科举之路却并没有毕懋康那么顺利,自从在万历四十三年乡试中举之后,在后面的数次会试中均宣告失败,于是在崇祯初年的最后一次会试失败后,就彻底断绝了科举的念头。 根据史书上的相关记载,此时的宋应星应该是在家侍奉父母顺便研究学问或者是在外求学的途中。 当两人被领进来之后,胡文霆见到的是一老一中两位穿着极其普通的男子,老的大约在六十来岁左右,中年的则大约在四十多岁的样子。 胡文霆非常谦逊的进行了自我介绍之后,两人也向胡文霆通报了姓名,原来年长的就是火器专家毕懋康,而中年男子则是农学家和博物学家宋应星。 在把名字和两人对上号之后,胡文霆连忙向宋应星尊称了一声宋先生,而尊称毕懋康为少司马(因其辞官前的职位为南京兵部右侍郎)。 紧接着,胡文霆大致的向两人介绍了一下,自己让陛下派人千里迢迢把他们找来的目的,说自己这里非常缺乏各类研究性的人才,而自己早就听说了两位前辈的大名,而且也非常仰慕两位前辈的才华,因此才求着陛下出面把两位前辈给请来了。 听说胡文霆把他们请来,并不是单纯的做官,而是主要从事研究工作之后,两人脸上的表情马上变得神采飞扬起来,不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样一本正经。 在胡文霆又大致介绍了一下研究内容之后,毕懋康就有些急不可耐的催促道:“你也不要再浪费口舌说那么多了,你带我两人到实地参观一下之后,一切不都明白了吗,总胜过你在这里空口白牙说上半天,我们却还是听得有些稀里糊涂的。”宋应星也在一旁配合着点了点头。 胡文霆听了之后,连忙抱歉的对二人说道:“确实是晚辈疏忽了,如果两位前辈方便的话,待稍事休息之后,我就陪您们去现场看看?” 胡文霆话音刚落,毕懋康就率先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紧接着宋应星也跟着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两人同时把目光看向胡文霆,等着他引路带他们去现场参观。 看到两人居然比自己还着急,胡文霆苦笑了一下之后,就喊来了几名亲兵,然后自己走在前面引路,领着毕懋康和宋应星二人往火器工坊那边走去。 在路上的时候,胡文霆又简单向二人介绍了一下,当前自己这边武器的发展情况,当听胡文霆说到,这里的武器发展居然已经经过了燧发枪阶段,进入了弹药一体、通过机械撞击就能实现击发的时代之后,毕懋康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了胡文霆。 因为毕懋康自己目前还正在着力研究制造燧发枪,并且才刚刚取得了初步进展,如果真像胡文霆所说的那样,那么胡文霆这名年轻人在火器方面的造诣可要远胜过自己啊。 说话间,一行人就来到了火器工坊,由于是胡文霆亲自带的队,因此在经过各道关卡时,值勤人员对一行人的检查就相对要松一点,但也是必须在每道关卡前停留上好一会之后,才能接着进入下一关。 当毕懋康和宋应星二人最终随着胡文霆来到生产车间里面之后,二人顿时又被里的场景给惊呆了,只见里面不仅宽敞明亮(因为使用了大量的玻璃,大大提高了室内的采光),而且整个生产过程被分成数道不同工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半成品就向流水一样的往下一道工序传递。 每道工序的工匠只需要完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少数几项工作就行,因此其熟练度也是相当的惊人,他们在操作时几乎可以不用眼睛去看就能迅速的完成那些工序。 不过牛人毕竟是牛人,毕懋康和宋应星二人在稍微思忖了一下之后,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因此,看向胡文霆的目光也带上了一些敬重,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有些目空一切了。 在走马观花似的看一圈之后,胡文霆就安排亲兵过去办理相关手续,要从工坊里拿几支最新款火铳出来,到训练场上去进行一番射击演示。 噼噼啪啪几乎连绵不绝的一通火铳声之后,宋应星还好一点,而毕懋康则是直接愣在当场,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这种射击速度,是他连在梦里都不曾想像过的。 许久之后,毕懋康感慨的对胡文霆说道:“都督,你在火器方面的造诣已经远胜过老夫了,又何必多此一举再把老夫找来呢?就老夫目前的学识水平,给都督当一名学生还差不多,更何谈去指导都督的发展呢。” 胡文霆真诚的对毕懋康说道:“不瞒前辈说,我这些东西都是在胡乱鼓捣之下,碰巧被我搞出来的,用一句俗话来说,那纯粹属于瞎猫碰到死耗子,歪打正着,而今后想要继续稳步朝前发展,绝对离不开前辈的系统性的理论指导。 先不说,晚辈对这些东西都是半懂不懂的,今后不能再继续组织一些更深入的研究,而且晚辈的杂事也比较多,平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专门去搞一些研究,因此,前辈们的到来,绝对是晚辈求之不得的事情。” 毕懋康在沉吟了一会之后,转换了一个话题问道:“都督大力发展火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 胡文霆脱口而出回答道:“为了痛击外虏,扬我大明国威!并为我大明开创出一个万世的太平盛世。” 毕懋康听了之后,也随口吟出了着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随后,他似乎下定了决心似的,开口对胡文霆说道:“如果都督不嫌弃老夫的才疏学浅,那么老夫就厚颜留下来了,在你这里老夫什么都不需要,只求能给老夫提供一日三餐就行了。” 胡文霆连忙向毕懋康表示了感谢,并向他表示该有的待遇还是不能少的,因为,自己对所有的技术人才都是一样优待的,并不能因为前辈的客气就特殊对待。 这时,宋应星在一旁插嘴问道:“都督,在下对火器制造方面的涉猎还远不如少司马,因此,在火器方面肯定是更帮不上都督的忙了,不知道除此之外,在下又能为都督做些其它的什么事情呢?” 胡文霆一拍脑袋之后,对宋应星说道:“宋先生,您不提的话,我都差点忘了,我这里正有一个难题等您来帮忙解决呢。 而且,在这之后,我这里还有许多农事以及各类工具制造方面的事情要等着您来主持呢。 对了,晚辈再冒昧的问上一句,宋先生的《天工开物》一书完成到什么程度了,如果已经完成的话,晚辈愿意出钱买下它的版权,然后把印刷出来,并用来当作一些有志于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年轻人的教材,如果宋先生再能亲自为学生们讲授上几堂课,那就更好了。” 宋应星听到胡文霆提及《天工开物》之后,不由得也是一愣,心想,这本书自己才完成了一大半,根本没有对外进行过宣传。因此,这事除了自己的几位知心好友之外,外界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事,这位远离自己家乡的都督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得知此事的呢。 不过,宋应星也只是在心里疑问而已,并没有当面开口问出来,而是谦虚的说道:“承蒙都督错爱,在下这的本书目前还只是完成了一大半,离印刷成书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既然都督说希望将来能把在下的这本书作为一本教材,供大家参详学习,这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在下又哪能向都督要什么版权费用呢。 在下可以先在这里答应都督,一旦此书完成之后,在下一定在第一时间把它交给都督拿去印刷,并且不要都督一钱银子的费用。” 胡文霆在向宋应星表示了感谢之后,接着问道:“我听说宋先生的《天工开物》一书,里面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涉及谷物种植加工;纺织技巧和染色;制盐、制糖和生产食用油技术; 陶瓷烧制;冶铸和锤煅技术;舟车制造;煤石烧制;造纸技术、五金、矿物颜料、酒曲制作等。 这些可都是我急需的知识啊,尤其是其中的冶铸和锤煅技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但是因为我也不是很懂,所以导致其进度比较慢,相信有了宋先生的全面指导之后,我们的研究进展一定会快上很多。” 听到胡文霆如数家珍似的把《天工开物》一书中的相关内容给说了出来,宋应星再次愣住了,更让宋应星感到惊讶的是,胡文霆说出来的一些内容,是宋应星还处在构思规划当中,并没有形成书稿,可是胡文霆连这些都已经知道了,难道他真拥有传说中的读心术不成,宋应星这个博物学家的心里不由得冒出这个想法。 看到宋应星脸上的精彩表情之后,胡文霆连忙笑着解释道:“对于宋先生书中的内容,有很多是我猜想的,因为我觉得那些东西都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猜想宋先生的书里面应该会有这些内容。” 听到胡文霆解释之后,宋应星就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但心里还是不能完全相信,胡文霆仅凭随意的猜测,就能把自己书中的内容说得八九不离十。 而且听胡文霆说话的口气,好像他对所有这些方面的知识都知道一些,并且还能组织人员进行相关研究,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高度,这也太玄乎了吧。 于是,宋应星也和毕懋康一样,对胡文霆肃然起敬,不敢再恃才傲物了。 不过,宋应星很快又找回了一些自信,当胡文霆把毕懋康和宋应星二人带到实验场所,宋应星看到处于半成品状态的车床之后,精通机械制造的他,没花多少时间就解决了其中的问题。在胡文霆的不吝赞扬之下,宋应星总算也意得志满了一回。 关于对毕懋康和宋应星二人职位的安排,胡文霆是在和杨熳进行了一番商讨之后,才做出的决定,毕懋康挂了一个卫指挥同知的衔,而宋应星则挂了一个卫镇抚的衔,一个从三品,一个从五品。 当然,胡文霆并不需要他们在其中管理具体的事务,只是为了给他们的工作提供一些方便而已,同时也让他们在今后出行之时,能享受相关的待遇。而对官位并不十分在意的二人,在稍微推辞了几下之后,就坦然接受了胡文霆的安排。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宋应星就一头扎进了冶铸和锤煅技术的研究之中,而毕懋康则向胡文霆提议,除了进一步研制发展火铳等轻武器之外,还要加强在重武器,也就是火炮方面的研制。 由于胡文霆的战略思想侧重在进攻方面,对于防守用的重型火炮并不是很着急,于是他就向毕懋康提出了让他负责研制迫击炮的设想。 而毕懋康在听完胡文霆对迫击炮的相关描述之后,又是一番震惊,这东西既轻便,而且威力还不小,简直就是一款神兵利器啊。 当毕懋康好奇的问及胡文霆这个想法的来源时,胡文霆笑着回答道:“前辈,这是晚辈偶尔在梦中想到的,也不知道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的话,您可千万别笑话晚辈啊。” 毕懋康故意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对胡文霆说道:“你不愿说就算了,鬼才相信这么精巧的东西居然能在梦中想到,老夫活了六十多年了,怎么从来就没碰到这种好事?” 胡文霆当然不能告诉毕懋康说,自己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这些东西在后世都是很常见的,因此,只好尴尬的赔着笑,不再多做解释。 在毕懋康和宋应星两位牛人参与到相关研究中之后不久,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是不同强度的碳钢冶炼技术被确定下来,然后随着钻头材料的解决,枪管的钻孔技术也随之得到了解决。 再接着,随着毕懋康完成了迫击炮模型的设计,在胡文霆的提议下,就直接采用最新碳钢来制造迫击炮筒,而不是向先前那样采用铸造的方式。 在时间进入崇祯四年十二月的时候,已经经过数轮测试的最新款火铳以及最新出品的迫击炮,可以正式定型生产了。 胡文霆拍板把火铳命名为s1631款,而迫击炮被命名为b1631款,当然别人是不知道这些字母和数字代表着什么意思,只有胡文霆自己清楚,其中的s代表着孙元化,而b则代表着毕懋康,而数字1631则是代表着公元年份。 于是,后面的兵器工坊内就开始了两条生产线同时生产,一条生产线继续生产老款火铳,而另一条生产线则负责生产最新款的火铳。 而击发药也就是雷汞的生产,则被单独安排到了一个安保措施更加严密的地方,而且胡文霆还曾对安保人员下过一道命令,任何手续不全的人员,想要擅闯该地,安保人员可以当场对其格杀,事后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正好在这个时候,在辽东那边左等右等却一直等不到胡文霆传去消息的吴襄,也忍不住派人过来询问火铳的供货情况,于是胡文霆顺手就把第一批五百支老款火铳以及配套的弹药,交由来人带了回去。 胡文霆也因此收到了第一笔军售款,总计三万两白银。胡文霆给火铳的定价是每支六十两白银,第一批的三万发子弹用来抵去吴襄送给自己的几十匹军马的价值,后续则要按照每两银子二十发子弹的价格来向吴襄结算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