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p>
“行了,此事本萌主意已决,卿无需再劝!” </p>
挥手打断眼前人的话,因为被神迹曝光而有些脸面挂不住的‘子兹甫’直接转身走出了大殿。 </p>
原地,目夷一脸无奈的看着他大步离开的背影,神情苦涩。 </p>
“君主,以小国弱民谋夺天下四方,此乃蛇鼠吞象的取祸之道啊……” </p>
… </p>
【……公元前639年,即周襄王十三年,在盂地会盟中突袭拿下宋襄公后,楚成王‘芈恽’试图于同年秋季率大军突袭宋国国都,趁宋国群龙无首时一举拿下宋国。 </p>
结果因其在位时南征北战灭国无数而引起了中原各诸侯国的忌惮,所以在他拿下宋襄公准备出兵偷袭宋国时,被得知消息的中原各诸侯国联合反制。 </p>
最终无奈于同年冬季将宋襄公‘子兹甫’放归。 </p>
但经历过此事的子兹甫怎会善罢甘休? </p>
所以,不出意外的,从楚国归来后,自觉颜面大失的他以之前会盟时‘郑国支持楚国称霸’为由,悍然出兵讨伐郑国。 </p>
郑国不敌,派人向坐霸荆州一代的楚国求援,楚成王芈恽得知消息后,派麾下大将‘成得臣’突袭宋国国都商丘,宋襄公‘子兹甫’得知消息,怕国都有失,放弃攻打郑国撤军回国。 </p>
结果在泓水一代回撤时与出兵攻打商丘的楚军相遇。 </p>
当时,楚军正在过河,其身边良臣‘目夷’见状,以‘楚军人多,我军人少’为由劝子兹甫趁楚军过河时掩杀。 </p>
结果宋襄公想借这一仗奠鼎自己的霸主之位,就以‘君子不欺人以不备’为由拒绝。 </p>
而后,一直等到楚军全军渡过泓水在河边列好军阵,他才命令麾下大军向楚军发起攻击。 </p>
结果在冲阵时,因为己方军兵远远少于楚军,被楚军一击既溃,其本人也在逃跑时被人一箭射在膝盖上,最终于次年重伤不治身亡。 </p>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此人的口碑在后世两极分化。 </p>
有人说他是个真君子,能在齐孝公姜昭落难时恪守当初对其父齐桓公发下的誓言,以小国之力扶持姜昭复位,又在之后的泓水之战中遵守古礼堂堂正正与楚军对阵,乃罕见的仁德之人。 </p>
也有人认为他扶持姜昭上位后挟恩自重,擅杀他国国主,并屡次兴兵讨伐别国谋求霸主地位,是个不折不扣的枭雄,那所谓的仁义也只是他用来替自己扬名立万的手段罢了。 </p>
对此,后世五星评论家麦克阿瑟表示:不管‘子兹甫’是真的仁义还是徒有虚名,这所有的分歧与质疑其实都来源于他人生中最后那场颇具争议的大战。 </p>
他想以仁义扬名制世这本身没问题,因为以武称霸与以仁称霸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统治手段不一样。 </p>
但宋襄公坏就坏在他忘了仁德制世最重要的一环,古往今来,所有的绝对统治权那都是需要强有力的力量来支持的。 </p>
仁君也好,暴君也罢,只要你想让别人按照你的规矩办事,你就得有将对方制服,让对方无法反抗你命令的绝对硬实力。 </p>
这就跟后世‘手里有剑不用’与‘手里没剑’的观点一样。 </p>
手里没有强大的武力,所有的规矩与仁义都是不值一提的虚情假意。 </p>
就算你是真的仁,一旦触及到别人的利益,那么在别人眼里就会变成虚情假意的假仁假义。 </p>
这是宋襄公,乃至刘备在后世备受争议的最大原因。 </p>
试想,如果宋襄公在泓水之战打赢了楚军,刘备最终凭借自身能力三复汉室,他们还会有这种分歧吗? </p>
相信我,不会的。 </p>
到时候后人只会称颂宋襄公的堂堂正正,刘备的坚毅不屈。 </p>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p>
只有结果与后果。 </p>
所以,宋襄公因为他的盲目自信死在了泓水之战,成了春秋五霸中最次的存在。 </p>
刘备则因为他的轿狂暴躁死在了夷陵之战,成了汉末三国中挥之不去的遗憾。】 </p>
“绝对实力么……” </p>
看着光幕中缓缓闪过的字幕,这一刻,诸天万界的帝王将相们不约而同的陷入了沉思。 </p>
而被当众点名的刘备、子兹甫两人则脸色难看的呆立原地,目光闪烁间,各自暗暗发狠。 </p>
这一世,乃公(孤)绝不会再输!</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盘点历史意难平,从汉末郭嘉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