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文会肯定不是再讲什么圣贤书的精义了,准备参考的学子们早就把圣贤书读透了,主持文会的这些科考场上的过来人是向后辈们传授实战经验,比如如何赴考、应试时的心得经验以及一些答题窍门等等,让准备参考的学子们竖起耳朵听得如饥似渴,生怕错过一个字。 </p>
关于考试内容的讨论,自然是这种文会的重中之重。相比于前面的县试、府试、院试,乡试的题量和考试科目都大有拓展,对思维融会贯通应变能力也要求愈发严格,许多第一次参加乡试的考生往往不能适应乡试的强度,被搞得身心崩溃,自此一蹶不振,终生再无希望。 </p>
四川布政使、成都府知府等大人对本省秀才考生们的关心是出自真心的,他们的心态跟朱知府一样:治下出的才子越多,他们的政绩就越丰,前途就越广大。 </p>
夏华等人事后得知,来蓉参加乡试的巴蜀秀才学子超过五千人,会录取多少个举人呢?答案是:整整一百个。这是朝廷给川省定下的名额数字。五千多人抢一百个名额,竞争烈度是可想而知的。赵炎、赵海、绣春、宋词儿、唐诗诗本来都对夏华充满了信心,但到了成都、见了这个架势,个个又都为夏华捏了一把冷汗。 </p>
“我们西南学子还好了,”同行的于悦笑道,“东南学子才惨呢!东南文风昌盛又人口众多,开乡试时,一个省近万人、上万人抢一百个名额,那是真真正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说实话,东南学子们的整体水平比我们要高出很多,很多院试落第的东南学子如果来到西南参加院试,足以榜上有名。我们应该感到庆幸。”东南地区特别是江南一带,考试近乎养蛊。 </p>
夏华深以为然,后世的高考也是这样,像江苏、浙江、河南、山东等高考大省的学生,有的放在本省只是中上游,但如果换到别的省却能跻身上游。没办法,不同地域的社会发展差距注定教育资源不会平均。 </p>
话说明朝初年的洪武三十年、西元1397年,朱元璋举办三年一次的举人考贡士的会试,最终放榜时,金榜题名的学子竟清一色是南方人,北方学子全部名落孙山,一时间天下大哗,北方士林难以接受这个结果,又见两位主考官都是南方人,推断这场会试存在大规模的作弊黑幕继而群情激奋,争相上书请求朝廷彻查此事。朱元璋被惊动后下令严查,最终查明并不存在所谓的作弊黑幕,南方学子就是凭实力“吊打碾压”北方学子。这是因为自五代十国后,华夏北方战乱连年,华夏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地从北方转到南方,南方文风日益超越北方,北方学子的整体水平越来越落后于南方。 </p>
尽管朱元璋知道主持这场会试的官员们都是清白的,但还是杀了一批官员并重新考试,特地“破格”录取了一部分北方学子进行“南北均衡”。朱元璋这么做是为了安抚北方人心、拉拢北方民意。对朱元璋来说,比起一场考试的公平公正,江山社稷稳定和人心向背更重要。 </p>
这起让很多人掉了脑袋、很多人前程被毁的重大科举案件是“全国各地教育资源注定不会平均”的直接证明。科举本来应是公平的,然而,社会是不公平的,科举岂能真的公平? </p>
从宋朝开始,华夏的科举就是“北方学子考不过南方学子,西部学子考不过东部学子”,这已是一个社会定律,东南地区堪称“秀才多如狗,举人遍地走”,天下才子大半出自江南。面对这个局面,朝廷无可奈何,只能在政策上“稍微偏袒”北方学子和西部学子,以此实现地域平衡和国家稳定,具体做法就是:全国三年一次乡试录取一千多名举人,名额平均分给各省,比如四川浙江二省,都是一百个,如果不这么做,这一千多个举人起码有七百个来自东南地区,其它地区的学子怎么想?全国还不乱了套?虽然这么做对浙江学子不公平,也许在浙江考到第101名没能成为举人的学子在四川却能考到第30名,但也没办法,大局为重。 </p>
所以说,夏华在西南参加科举是幸运的,他如果在东南参加科举,秀才或许还能到手,举人么…就真的难说了,高手如云啊,这也是杨江父亲为何把杨江的户籍从浙江迁到四川的根本原因,在浙江这个“大蛊房”里参加科考的话,别说杨江自己了,连杨江父亲都没信心。 </p>
几千学子及其亲朋好友加起来上万人涌入成都城,让全城既文气铺天盖地也热闹无比,客栈、饭店、酒楼、茶馆、书局、文具店、青楼、勾栏瓦舍的老板们乐开了花,特别是客栈,就算纷纷涨价也几乎家家爆满,就连很多普通人家、城外的村庄甚至寺庙里都住了或来得晚或手头银两不够或既来得晚又手头银两不够的学子。</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