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议论不止,其中有叫好不迭的,也有驳斥称有违祖制的。 </p>
早在春秋战国,国家就意识到了盐铁的重要性,开始垄断了盐铁贸易。 </p>
此后上千年间,盐铁都是由国家政府设立专门的官衙售卖。私人贩卖盐铁,都会论罪处以重刑。 </p>
但,只要有利益,哪怕冒着杀头的风险,照样有人会铤而走险。 </p>
于是乎,历朝历代的私盐贩子屡见不鲜。 </p>
最出名的,莫过于唐末的王仙芝、黄巢。 </p>
黄巢甚至攻占了长安,建立了大齐国。 </p>
远的且不说,就说赵佶的徽宗时期,鼎鼎有名的四大寇,其中两个王庆、田虎就是私盐贩子出身。 </p>
当然,真实历史上的四大寇,也并没有水浒小说里写的那么声势浩大。 </p>
前面三大寇,包括宋江,都只是在一两个县城闹事,被州府厢兵就直接剿灭了,连正史上都只是寥寥一笔带过。 </p>
真正有影响力,对赵家江山造成震动的,还要数南方的方腊。 </p>
赵佶抬眼扫过群臣,淡淡道:“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想说的?” </p>
话刚落,先前攻讦韩忠彦的兵部侍郎黄泽当即出列,开口道:“官家,此法于祖制不合!” </p>
宋朝上一任皇帝是神宗,神宗本人是个改革派,奈何他头上还有向太后管着。 </p>
向太后本人又是个坚定的保守派,向太后扶持赵佶登基后,任命了一大批的旧党官员。 </p>
可以说,现在的朝堂内上至右相曾布,下至普通的五六品小官,都是旧党成员。 </p>
甚至连韩忠彦本人,勉强也算是旧党。 </p>
只不过韩忠彦和曾布不同,他虽然倾向于保守,但同时又对改革派的官员抱有同情心,一直觉得改革派官员并无大错,只是太操之过急。 </p>
也是因为如此,曾布才下定决心,要踢走韩忠彦,独揽宰辅大权。 </p>
“哦,祖制不合?黄泽,若朕没记错的话,上个月你还拟了份奏折,说河北东路与辽国接壤,久无战事,应削减河北东路驻防的禁军。河北东路禁军乃是太祖定下的祖制,怎地到你那就应改削减了?黄泽,你莫非是欺朕年幼不晓事?” </p>
黄泽一听这话,额头上冷汗涟涟,急忙回道:“臣一时糊涂,盐政并非祖制,太宗,真宗时都有改制过。” </p>
这天下间的事,说白了唯利益二字罢了。 </p>
盐政由国家官衙专卖管理,其中自然有了上下其手,可以得利的地方。 </p>
黄泽虽然不管盐政方面的事儿,但他的一个族侄,就是两淮提举盐事官。 </p>
官职虽不大,但油水却丰厚无比,每年给黄泽的孝敬就不是个小数目。 </p>
据大宋宣和遗秘记载,徽宗宣和年间,大宋一年的赋税折合成白银,约在两千万到三千万两白银之间。 </p>
而向来最为赚钱的盐政,却仅占了不到百分之三,约合八十万两白银。 </p>
可是,根据宋代史料记载,宋朝宣和年间,每年售卖官盐超过三亿斤,每斤七十七文钱,收取三成盐税。 </p>
换句话说,这三亿多斤盐,可收取六十九亿文钱盐税,折算下来约为六百万两。 </p>
六百万两盐税,最终却只有不到八十万两上缴到了国库,其中的贪墨可想而知。 </p>
事实上,也并非没有人看透这点,徽宗时期,还真就有一个大臣看透了盐政的弊端,推行了创新的盐引法。 </p>
不再是官衙专卖,而是由官府向商人出售盐引。 </p>
盐引有长短之分,商人必须交钱请引,即买引。请短引的,只能在本路行销,在靠近盐场的州县售卖;请长引的,准许到他路行销,到事先规定的其他州县售卖。 </p>
从此以后,官府只收取盐引费用,不在管卖盐的事。 </p>
通俗的讲,就是官府向商人售卖准入证,准入证有时限,或一季度,或一年,到期就得再续。 </p>
推行新的盐引法后,宋朝盐税节节攀升,到了南宋甚至占税收的比例甚至一度达到三成,六百万两! </p>
这套盐引法,也被后世的元明清三朝引用,只是细节上有略微改动,并历经千年,一直延续到了新时代才废除。 </p>
最后,提出这套新的盐引法的不是别人,正是那六贼之首,大奸臣蔡京!</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舌尖上的北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