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说网

第22章 汤克宽坚守乍浦

却说倭寇在烈港一战遭受重大打击,残余倭寇自烈港突围逃跑,俞大猷率领水师追赶到马迹潭泗礁,遇上大风,战船不能前进,倭寇侥幸得脱。王直、王澈、萧显等倭寇头目在马迹潭呆了几天,回到日本萨摩洲松浦津,重新组织力量,以求再战。王直在萨摩国的松浦津拜见了松浦隆信,令王直万分高兴的是,松浦隆信告诉王直,自从收到王直的报告,日本三岛各国的大名都紧急行动起来了,到目前为止,肥前国的松浦党,丰后、筑前、筑后、肥后诸国的大友氏,萨摩国的岛津氏都已经召集了相当规模的部队,准备了足够的战船和武器装备,就等到风向有利,数万大军就会乘坐数百艘巨舰出发。

王直在萨摩国的松浦津停留了个把月,已经到了四月初,眼看刮起了东风,向西航行的时机到了。这一天,松浦隆信召集将要出行的带兵将领进行了简单训话,王直也以“徽王”的身份做了简单发言,之后,随着轰隆隆的炮声,六百多艘战船载着五万多人的巨大船队出发了。船队以足利义辉为主帅,足利义昭、岛津义弘、锅岛清房为副帅,以龙造寺家勇将锅岛直茂、越前朝仓家的家督朝仓义景,大友宗麟的弟弟大内义长,日本著名武将武田义信,武田家的大将饭富虎昌,朽木氏将军朽木藤纲、稙纲、晴纲和元纲、朽木辉孝,三好家的重臣松永久秀等担任将军,随军武士有细川藤孝,石见国益田庄的小土豪益田藤兼、三好义兴、上杉辉虎、大内辉弘、小野寺辉道、大和田光盛、金乘坊、田光盛、金乘坊、小野寺义道等。徐海、叶宗满、徐惟学、叶明、萧显等中国人为引导,王直以谢和、方廷助、麻叶为谋士,以侄儿王汝贤,干儿子王澈为心腹,带领大军杀回大明。

嘉靖三十二年四月,王直带着倭寇杀回来了。现在倭寇的实力更大了,有能够容纳上千人的巨型战船多艘和其他各种型号的战船数百艘,全部装备着改进了的火绳枪。据说还装备有相当数量的大筒。虽然也有人说日本的大筒就是大型的火绳枪,但是可以肯定,大筒的攻击能力一定远非火绳枪所比。实际上,大筒就是中国人说的大铁炮。倭寇不仅在大型战船上装备了新式火炮,还有一部分倭寇装备了巨大的野太刀,这种巨型野太刀刀刃长达八尺以上,在原始兵器中是很厉害的东西,尤其在海战中战船相互扭战中有除火器以外具有巨大优势。

沿海军民得知这一消息,舆论大哗,担心倭寇会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危害沿海各府州县。担心的人自然是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和卫所官兵,但是也有人暗自高兴,一些从倭患中得到好处的名门望族、腐败官员和地痞流氓都高兴起来。倭寇势力强大了,沿海卫所无可奈何了,朝廷也没有办法遏制倭患,他们可以长久地在地方上称王称霸了。

倭寇杀回来了,闽浙沿海、大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倭寇总头目足利义辉针对大明东南沿海的海防线有数千里长,且明军的战斗力不强的情况,采取即有重点进攻,又全面铺开四处掳掠的策略,自己率领一万多人的松浦党部队重点向大明帝国最富庶的苏、松、宁、绍地区发起进攻;命令其他非松浦党的部队分别在浙江的台州与温州,福建的漳州、泉州、福州等地同时发起进攻。

足利义辉率领大军在舟山登陆,在苏、松、宁、绍诸卫所州县烧杀抢掠。一时间,苏、松、宁、绍地区处于恐怖之中,无数城镇乡村遭受涂炭,无数百姓被屠杀,房屋被烧毁,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被抢掠一空。

紧急时刻,俞大猷、汤克宽、卢镗和苏州同知任环,分别在舟山的东岳宫山、沥港、普陀山、象山、宝山、临山、松阳、太仓、南汇、吴淞、江阴、嘉定、海盐、海宁、新仓、乍浦等地与倭寇展开血战。

乍浦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端,当杭州湾口,面临东海,附近有群峰屏障,形势险要,素有“江浙门户”、“海口重镇””之称。乍浦之名,唐贞元以前已有此名。因唐代南洋商船大多在这里停泊,时市镇在山后,被群峰所遮蔽,上岸后才“乍”见此镇;至宋元时,这里成为外贸与东南沿海物资的集散海港,仍然以“乍”为名,故得名“乍浦”。乍浦在宋元时期就是我国外贸重要港口之一,又是浙东与闽广北运的集散之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里船舶云集,帆墙林立,商市繁盛。南宋时期,在乍浦置水军。理宗淳祐六年开放港口,港口在唐家湾及汤山南麓山湾一带,并设“乍浦提举市舶司”,委任官员,掌海港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到了明代,那些沦为海盗的倭寇往往乘海潮直奔乍浦,把乍浦作为抢夺财物的地方。永乐十四年,倭寇首次侵入乍浦抢掠。永乐十六年六月,倭寇抢掠金家湾。二十一年,倭寇侵入梁庄抢掠。正统七年七月,倭寇登陆乍浦,在乍浦大肆抢掠。正统八年倭寇再次登陆金家湾抢掠。六月倭寇又进犯独树林,乍浦百户徐荣率当地官兵路德等与倭寇决战,终因孤不敌众,全部战死。嘉靖三年五月,倭寇又一次侵入乍浦大肆烧杀抢掠。嘉靖二十四年,倭寇四十余人从乍浦包家埭登陆袭扰乍浦。在随后几年时间里,倭寇又屡屡进犯乍浦,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惨绝人寰。倭寇之患愈演愈烈,当时进犯乍浦沿海的倭寇有王直、徐海、陈东、麻叶等为引领,以日本武士、浪人和破产农民组成的海盗集团,还有盘踞在江浙一带的张士诚、方国珍残部,这几股势力流窜海上,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海盗旗团。

在从永乐十四年倭寇开始窜犯乍浦至嘉靖年间的一百多年里,留下了不少乍浦抗倭灭寇的故事,“下倭桥”的桥名就有一段抗倭灭寇的故事。据乍浦当地人传说,一次,一小股倭寇到沈家埭一带抢掠时,当地群众敲锣示警,群众得到消息,立即拿起铁锹、锄头、砍刀和棍棒赶到,将倭寇团团包围。这一小股倭寇看到当地百姓越聚越多,越战越勇,知道难于抵敌,于是拼命冲出包围圈,沿沈家埭一路逃窜,这时,有人高喊一声“追,不能让倭寇逃跑!”沈家埭的百姓迅速追赶,当倭寇逃到沈家埭东北的一座石桥处时,这时桥对面已经有大批群众赶到石桥处,倭寇只得拼死夺桥,刚刚冲到桥上,就被百姓围堵在桥中央,倭寇前无去路,后无退路,顿时一片慌乱。说时迟那时快,围堵的百姓一涌而上,用轶锹、锄头、砍刀、棍棒将倭寇打死,余下几个倭寇知道无法逃脱,跳下桥下的小河里,群众沿河追赶,几个倭寇最后都淹死在河中。为纪念这次杀倭行动,当地百姓就将这座石桥命名为“下倭桥”,从此这条小河也叫“下倭桥港”。

嘉靖三十二年五月四日,一支拥有三十七艘船的船队在乍浦龙王塘抛锚停下,当地人知道又是大股倭寇到了,无不惶恐。当时停留在乍浦的明军是金山卫副总兵、浙西参将汤克宽,汤克宽得到报告,立即率领部队出南门阻击倭寇。但是城内百姓担心倭寇杀入城内,苦苦阻拦汤克宽出城门,于是汤克宽只得留在城内带领城内军民守城。

汤克宽对守住乍浦城充满信心,乍浦城墙高两丈多,周长达九里,乍浦是一座四方形的城市,它南濒杭州湾,北有护城河与乍浦塘相连,城内有土墙围绕,城外有护城河阻隔,东、西、南、北四门都有吊桥,城门一关,吊桥一收,城内城外顿时隔断。由于乍浦的城墙大都是用长约三尺,高一尺的条石筑成的,所以城墙异常坚固,任何力量都无法将它摧毁。

汤克宽命令每个城垛派一名军人和一名乡勇共同防守。汤克宽计算,九里长的城墙,应该有将近两千个城垛,所以守城垛的人数在两千人左右,加上两千乡勇,可以达到四千人。凭借两丈多高的坚固城墙,四千人足可以保证倭寇打不下城池。为了加强指挥体系,汤克宽还部署每五垛派一名邳兵;每十垛派一名甲长;每一一铺派千百户督战;各城门派一名卫挥使把门。而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官员们和地方官以及地方名流都不能闲着,他们可以为抗倭战斗出谋划策,鼓励士气,保证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抗倭英雄传》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