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帝王凭借着高超的政治敏锐度,嗅到了这篇文字背后隐然的不同寻常的气息,而各朝的文士更多却是关注到了文章本身。
中唐。
白居易面带犹疑。文人相轻,自古皆然,对这篇抢了他“位置”的文章,他其实是怀了几分挑剔的态度的。就算他现在还没有写出琵琶行,但他对自己的诗文是有信心的。
可是,这篇故都的秋,他从未见过此种写法。
细究文章风致,确实源于宋玉悲秋,又含有赏味之意。观其文句,多为俚俗之辞,却暗藏雅人深致。明明是新文学之形式,却有旧文学之韵味,郁达夫所写,莫非是过渡之章”
他的看法和先辈褚遂良不谋而后,却在其上又更近了一步。
白行简听罢若有所思 这新文学的写法,与兄长作诗之旨似乎暗合作为弟弟,白行简当然知道自家兄长要求作诗使“老妪能解”的主张。白居易颔首 “此种行文,确实更为易懂,但如此文章,与政教之用有何关涉”
受杜诗的启发,他愈发认同诗经与汉乐府之辞中的怨刺篇章,上次水镜结束后,他重读各篇,并与元微之探讨商议,逐渐对新乐府运动之旨有了较为完善的思考。
诗文都应当讽喻现实、针砭时弊,郁达夫此文感秋意,述秋怀,却不过是嘲风雪、弄花草的篇章,即使老弱妇孺能解,与现实的联系又在哪里呢
想到这里,他又摇摇头 美则美矣,可惜六义俱缺。
这么看感觉也比不上我的诗啊
白居易又开始不平了。
与他不同的是,明清两代的文人对这篇文章的接受度就高多了。
刚刚还因为舞到正主面前而社死的冯梦龙读完之后,眼前就是一亮。
因为爱极歌妓候慧卿,他多行走于姑苏茶楼酒馆之间,逐渐地便对民间偏什熟悉了起来。民间风情泼辣质朴,所爱俱是俚俗之辞,却隐然有活泼风致,与时下道学家宣扬的板滞文章截然不同。自己惯读的诗文,竟是难以承载这种鲜活之气
他一边惊讶,一边尝试着运用民间谚语来著书,而此时水镜上展示的文章,相较起来竟更加晓易他迅速作出判断
这种行文既可迅速流传于市井,又隐有
雅韵,暗合文士之心,倒是极为适合写话本话说回来,后世既有如此语言,他们的文士写不写话本子啊
清朝。
曹雪芹一边品味一边频频点头 “这些文字通畅易懂又蕴含诗意,虽与古不同,却不失为好言语,足可借鉴
书斋中的蒲松龄亦是颇感兴趣 “既有传奇、诗赋的风致,又有宋元、前明话本之俚俗,后世文学风气颇新
和冯梦龙一样,曹雪芹与蒲松龄二人也不约而同想到这种语言在小说创作上的优势,纷纷拿出纸笔,将水镜上的文字抄录下来,预备结束后再精研深味,借鉴一二。
大家应该读完了,我们一起来看。这篇文章给大家的的冯梦龙惊疑不定 “大明已
有颓势,君王死社稷,南渡之期”不会就在当下吧
而冯梦龙之后的明代遗民却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可怜圣主好崇祯,独殉了社稷苍生啊
他们悲叹不已,煌煌大明,汉家衣冠,怎么竟是败了呢
再看正文。散文的特点,一则写景,一则言情,情景相生。在课文中,哪句话直接表达了郁达夫对故都秋景的情感呢相信大家都能找到,就在文章结尾处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那么,故都的秋到底有什么独特迷人之处,竟能让郁达夫情不自禁说出这样的话呢三国。
曹丕对郁达夫深婉的笔致存了几分欣赏,听到问题后有些触动,说道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悲哉秋气,却也有清瑟之意,牵人心魄。
主位上的曹操颇有些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自己这个二儿子,文才倒也出众,只是笔下诗章终究是纤弱了些。在他看来,自然就不如四子子建“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的意气。
谁知道,子桓后来竟然是篡汉自立了呢曹操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不了解白家儿子了。北宋。
柳永凭栏远眺,正是万里秋色之时,他几番科举不用语直白,依我所见,他所谓故都之秋独特之处,在于清、静、悲凉之感。
话音刚落,便见水镜中的画面上出现了首段的文字,苏辙所提到的那句正好标红是的
,在郁达夫看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苏轼看着苏辙笑了起来 “子由果然答对了。”
我弟弟真厉害
苏辙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已经不是稚童了,有眼睛都能看到好吧
苏轼装作没看见弟弟的怨念,盯着水镜上的文字开口道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句话似为强调,但是不是有些不够简练
他默默将那句“啰嗦”换了一个说法。
苏辙经他说也发现了 后世为文,倒也不嫌繁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阅读小说网【ydxs.org】第一时间更新《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