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古代的日光浴疗法,是指在冬季通过背部晒太阳来补充人体阳气、驱寒却疾的方法。
“负喧”
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在古代备受重视,许多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均有相关记载。
据战国时的《列子·杨朱》记载,宋国有个农夫常“自曝于日”
,并对邻居宣称“负日之暄,人莫知之。
以献吾君,必有重赏”
。
这一典故引出了“献曝”
作为献计于人的自谦词的使用。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负日诗》,其云“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对“负暄”
后身体的美妙舒适进行了尽情的描述;宋代文学家周密在《齐东野语·曝日》中言“晁端仁尚得冷疾,无药可治,唯日灸背乃愈”
,认为“负暄”
不仅可以养生防病,亦可以却疾。
清代医家赵学敏在《本草拾遗·火部》言日光浴可“除湿止寒,辟舒经络。
痼冷,以体曝之,则血合而病去。”
日光浴一法在文人学士中如此受青睐,其对养生保健、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四)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冬季禁防出汗过多
关于冬季养藏的要求,《内经》还提出“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亟”
是频繁之意;“夺”
为耗损。
导致阳气从皮表脱失的常见因素是汗出,因此,所有导致人易于大汗淋漓的行为我们都应避免,包括过度运动、桑拿、温泉等健身方法。
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外,《素问·金匮真言论》是一篇专门谈人体与自然之气相通应的文章,这篇文章前边谈四季的多发病,之后总结说只要做到一条了这四季病都不容易发生,原文是“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者也。”
这一条是“冬不按蹻”
,按,是按摩;蹻,是导引、气功。
强调冬天连按摩、导引之类的健身术都要减少,因为这样就会影响精气的闭藏。
我在某些地方养生讲座,下课后,课间经常有学生来跟我交流。
有一个三八岁的女性,因为老公自己的企业做得特别好,不需要她工作了,她就想把自己身体保养得好好的,人漂漂亮亮就是自己的任务。
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健身计划,就是一个星期去蒸一次桑拿。
从去年七月份开始做,结果蒸了半年之后,到了一二月份,月经就没有了,一直到现在,半年过去了,月经一次都不来。
同时脸色变得蜡黄,上面色斑、痘疹全都出来了。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冬)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是什么意思?是冬天我们的精气如果很好的储存了,到了春天才没有那些什么温热病、传染病性疾病。
我有一个大学女同学,上大学的时候是我们学校排球队的,一米七六的身高,长得非常壮,身体素质非常好,我们开学术会时聊天,她说《黄帝内经》的理论真是从临床中来的,我自己就亲自验证了。
她说前年的时候,因觉得四十多了,应该加强锻炼了,就一到星期六就跑着爬一次山,坚持了一个冬天。
结果到了春天,自己三天两头发烧,一个春天烧了七八次。
阅读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黄帝内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