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会想,季节对生命的影响,主要是草木与动物低等生物,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植物类生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低等动物也有,如刺猬、青蛙、泥鳅,甚至狗熊都有冬眠,冬眠的动物死没死?没死,它和草木是一样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仅对低等生命有这种影响,我们人这种高级动物是万物之灵,这个影响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我们大家都没有注意到。
举个几个例子,首先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精力体力,我们的性格类型,甚至我们每个人寿命的长短,不但是受遗传的影响,遗传是后又补充说“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就表达了养生对延缓肾气虚衰上的作用;而先天肾气不足,或不善养生,纵情恣欲者,四十岁之后便会丧失生育能力,这在生活中更不鲜见。
三是封藏之本——人体精气的藏蓄器。
人体的功能活动主要是依靠阳气的推动与温煦,而这种功能活动又必须以精气为物质基础才能进行,这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方面要依赖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反应;另一方面,又要有水的灌溉、土壤的营养才能进行。
中医说“人身三宝精、气、神”
,认为精气对人体是极为珍贵的。
而人体的精气能够在人体周密保存的关键在于肾,肾气充足,是保证精气不妄泄的根本。
当然,肾气不足在任何一个季节都可以看到精气流失的症状,比如男性的遗精、滑泄,女性的崩漏、带下过多,以及自汗、盗汗等。
但根据五脏主令的理论,肾主冬季,因此,肾气不足的患者在冬季更易出现上述各种肾不藏精的表现。
《黄帝内经》说“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肾气独沉,就是肾精下泄。
四是作强之官——肾气决定着人的体力与智力。
《黄帝内经》以古代君主人事体制的职位作比喻,认为肾脏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所谓“作强之官”
,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劳动部长,诸凡作用强力之事均由肾脏主司,实则强调人的体质强健与否是由肾所主。
伎,通“技”
,技能之意,含有精巧、灵活的含义,是人体智力的表现。
这两句话想表达的含义就是一个人体质是否强健、智力是否聪颖均是由肾气、肾精所主宰,而肾气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精气,因此,间接表达了人的体质、智力与遗传的关系,即子代的体质、智力的基本决定因素,取决于父母家族的遗传状态。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肾气有一种自然的盛衰规律,四十岁之后人的肾气只有最鼎盛时期的一半,因此,很多人在四十岁之后会感到体力和记忆力明显衰退。
二、冬季宜“养藏”
因此,在冬季,自然界和我们人体,最主要的生理特点是阳气虚少,那么我们养生的主旨就要“养藏”
,即顺应这一季节的特点,保养、储存、甚至补充人体珍贵的阳气,这也是“秋冬养阴”
的含义。
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内经》告诉我们要“无扰乎阳,”
就是不要扰动、耗损人体的阳气,具体的施行方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慎起居——多睡些懒觉
冬季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
睡眠是潜藏阳气的重要方式,很多动物过冬采取的就是长时间的睡眠——冬眠。
因为按照《内经》的观点,我们在睡眠时,人体的阳气进入五脏;在醒来时,阳气由五脏出于四肢与肤表。
睡眠是潜藏阳气、保护阳气非常重要的方式。
因此,我们虽然不必像虫类生物进行冬眠,但适度延长睡眠是呼应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的一种方式。
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人体的阳气很好的潜藏到体内,而且也避免了早晚更加寒冷的外邪侵入人体。
(二)敛情志——变得沉稳一些
阅读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黄帝内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